“熊猫”解救中国过剩外储?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许鸿德:在鼓吹者看来,熊猫债券能满足中国对外提供融资、规避美元贬值风险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三重目标;但国际发债人的实际需求和邻国经验却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熊猫债券再度流行?

让我们先补充些关于熊猫债券的知识:这是指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大陆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熊猫债券本质上是一种外国债券,即外国机构在一个国家国内市场以当地货币为面值发行的一种债券。按国际惯例,外国债券通常以极富当地国家特色的方式进行命名,例如,IBM 公司在日本发行的日圆债券称为“武士债券”(Samurai Bonds),Sony公司在英国发行的英镑债券称为“斗牛犬债券”(Bulldog Bonds)等。跟随这个惯例,原中国大陆财政部长金人庆将国际金融机构首次在中国大陆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命名为熊猫债券。2006 年11月15日,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 在中国大陆发行8.7 亿元人民币的熊猫债券。这是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大陆第三次发行熊猫债券。早在2005 年10 月,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就已经先后发行过两支熊猫债券。

以当地货币为面值发行的海外债券最大吸引力在于消弥汇率风险。熊猫债券诞生时一度被寄予很高期望——即疏缓中国的货币错配问题。货币错配指一个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时,由于其货物、劳务和资本的流动使用不同的货币计价,在汇率变化时,其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会受到重大的影响——2008年外汇市场剧烈波动对中国出口产业的深刻影响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由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享有大量顺差,过去十年累积了巨额的外汇资产,中国所面临的货币错配风险不言而喻。熊猫债券发行者为外国金融机构(政府、私人和国际组织),债券的购买者多为中国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与机构投资者)。美元短缺的外国金融机构在通过发行熊猫债券取得人民币资金之后,用人民币向中国金融机构购买美元以解决美元流动性短缺问题。中国社科院认为,熊猫债券把中国对外提供融资、规避美元贬值风险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者结合到一起,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您已阅读41%(762字),剩余59%(110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