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走向“现代化”?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Diana Huang:有着典型中国气质的山水画能否被西方市场接受?外国人能否看懂山水画?吸收了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中国画家正在大胆地尝试。

辛亥革命前,中国画一直是有主流的。从宋元到清末,历代绘画大师都是山水画大师,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花鸟、人物虽然也很丰富,但只是个别山水画家偶尔小憩时的附带作品。比如说,宋朝的董源、巨然、马远、夏圭无一不是山水大师,元四家,明朝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四王、四高僧等等,如今在拍卖场上以骇人天价成交的也是这些作品。所以谈中国视觉,山水画是绕不过去的,它不是半壁江山的问题,而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也许这是因为山水正合中国绘画的本质,中国画的气质非常安静,不打扰别人,是如今中国追求的“和”的精神的体现。

遗憾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用革命的方式否定一切,包括传统。绘画也搞全面西化,那时候,徐悲鸿不画山水,就说外国人看不懂,所以他不画。但舶来文化的根,说穿了,不在中国。版画、油画、水彩画都是欧洲的东西;到今天,装置、行为、观念则多是美国人的东西。

您已阅读29%(374字),剩余71%(9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