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是如何坠落的?(上)

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专访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一位同事说,眼下的金融危机,让原本觉得不可思议的变成了不可避免的。金融体系之所以脆弱,是因为它依赖的是人们执行承诺的能力 ── 而未来是极不确定的。

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专访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一位同事说, 眼下的金融危机, 让原本觉得不可思议的变成了不可避免的。

张力奋(以下简称张):2008年,全球经济经受了重创,正陷入二战之后近六十年里最深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对此大家已有基本共识。这场金融危机缘起美国的次贷问题,之后波及几乎所有西方投资银行体系,美国房价也出现自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以来最严重的跌幅。我们看到,全球信贷流枯竭, 银行被迫国有化, 经济秩序受到根本挑战。如果说全球经济“生了重病”,你会如何诊断这样一位“病人”?

马丁•沃尔夫(以下简称马):嗯,现在我们回头看,似乎一切已很清楚,遗憾的是,我们当时在预测时并没能看明白。我认为,我们正经历的称得上是一场完美的经济风暴。在这场风暴中,一些非常强有力的因素汇集在一起,导致了一种极为紧张的金融态势。这种金融态势又与一些十分重要的经济体的紧张经济态势交互影响。尤其是美国和英国。

张:但是,我们到底是如何落到今天这般境地的?

马:如果我们回头看,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都处于通胀相对较低、衰退幅度很低的环境中,在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这使得人们对经济基本面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特别是在投资领域。整个金融市场的增长实际上已持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相当景气,金融市场的资产规模大幅扩张——这些现实也支撑了上面谈及的自信心。以美国为例,其金融体系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倍。

其次,我们拥有一个非常有利的低通胀环境,而中国在这方面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原因是人民币汇率曾一直盯住美元,美元下跌也导致了中国出口价格的不断下跌。

第三个因素, 也就是所谓的“全球储蓄过剩”,即一些国家——中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出现的巨额经常账户盈余。其实新兴国家并未借走这一大笔钱。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接近2万亿美元,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吸收了其中大部分——大约占到三分之二,而上述国家全都存在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而这类住房泡沫又是以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产品,也就是资产证券化方式来提供融资的,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金融领域总会出现一些创新的东西。因为人们走得太远,这些创新往往十分危险。人们原本认为这次情况会相对安全些,因为证券化资产散布在银行体系之外。因此不会在金融体系和银行体系内引发通常的那种体制上的风险。

张:但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前,整个全球金融体系,从美联储、各国央行,到金融管制机构以及直接首当其冲的投资银行,当然也包括财经媒体,几乎对正在逼近的这枚金融“定时炸弹”毫不察觉,直到信贷开始断流才恐慌应对。是什么直接因素迫使这场危机浮出水面,而后人们看到的是事态急剧恶化,自二战后建立的金融体系几乎毁于一旦?

您已阅读21%(1144字),剩余79%(43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