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风险

FT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吴铮:比起大批濒临破产,被不同程度国有化的欧美银行,中国的银行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尚无大碍。然而,在中国经济减速之际,银行开始新一轮扩张,背后的风险值得警惕。

上周五(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集体学习,如何保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无疑是中国最高决策层关注的中心议题。过去的一个月,中国为刺激经济出台的政策,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均为近十年来所罕见。财政政策方面,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堪称“积极”,货币政策上,108个基点的大幅降息亦不可不谓“宽松”。

宏观政策调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大量资金将从银行体系流出,进入实体经济。在中国股市低迷,债市发展滞后的情况下,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将更加依赖银行贷款满足其融资需要。此前,中国央行连续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取消商业银行贷款的额度限制,使银行大幅增加贷款成为可能。

中国的大小银行早已蠢蠢欲动。本月,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先后宣布增加贷款投放,在年底前新增信贷规模150亿元至500亿元不等。中国央行预计,2008年全国新增贷款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较2007年增长10%以上,并且,进入2009年后,有望继续加速。

您已阅读22%(415字),剩余78%(143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