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

欧盟对华战略会不会走向全面复制美国路线?

张冬方:在过去的三四年间,欧盟对华路线中政治的比重越来越大,安全和经济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欧盟和美国在对华路线上的共通点在于欧盟和美国都在谈“去风险”,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目前在于,前者在某些领域寻求去风险,后者在某些领域行脱钩。

这一点区别也体现在了欧美最近对中国进口的关税举措上。在欧盟尚未揭晓其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反补贴税之前,美国公布了针对中国产品的超高关税,涉及范围之广,关税之高,称得上全面遏制。在美国盟友热切希望欧盟能追随自己的步伐的情况下,欧盟6月12日公布的临时反补贴税没有完全复制美国版本,而且,中欧双方已表示就此问题进行谈判。

其实,谈中欧关系,谈的是一个笼统、庞大却并不具象的关系,它包含了中德关系和中法关系在内的中国和某成员国的关系,也包括了中国和欧洲某一地区的关系,比如中国和中东欧。因为欧盟既是一个整体,又包含了很多个性不一的个体,欧盟作为市场既是一个单一市场,又分成了很多市场。所以,因为成员国之间的差异,中欧关系也会经历变化和波动,而欧盟的总体定调也会影响到成员国和中国的两国关系,而成员国和中国的两国关系也会影响到欧盟作为整体对华政策的调整。

这一变化和波动体现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当中,该覆盖了欧盟国家和非欧盟国家的合作机制,在过去的十余年间经历了从16+1,变成17+1,再变成16+1,再到14+1。2021年,中国和立陶宛关系出现波折,后者退出该合作机制,同为波罗的海国家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紧随其后。而因为立陶宛和台湾互设代表处触碰了北京的底线,中国和立陶宛关系一度恶化,也直接推动了欧盟层面的反经济胁迫工具立法,该立法被称作为“放在谈判桌上的一把枪”。小欧盟国如立陶宛,在对华路线上如此刚烈,充分展现了大于其体量的影响力量。而同样加入了该机制的欧盟国家匈牙利,则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今年5月,中国和匈牙利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外交部长王毅在6月底同匈牙利外长通话时强调,中方愿同匈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中匈关系继续走在中欧关系前列。匈牙利外长则表示,匈方愿以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契机,推动欧中增进理解,提升合作效能,反对保护主义,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摩擦。这些“强调”和“表态”的具体所指自然包含了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反补贴税。

您已阅读42%(931字),剩余58%(12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