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人类或许才是最关键的“基础物种”

如果不清楚什么物种在控制生态系统的齿轮,“再野化”只能摸黑进行。而我们常常忘记,我们正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超级基础物种。

本文作者是科学评论员

一个现在看来有些“滑溜”的含糊的概念起源于岩石区潮水潭,真是再合适不过。1960年代,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生态学家鲍勃•佩因(Bob Paine)将一种紫色海星移除出美国太平洋海岸的一个潮间带水坑,想看看会发生什么。

几年后,他发现那个潮水潭中通常会被海星制衡的贻贝已经泛滥成灾,其他海洋生物被挤走。佩因将海星称为“基础物种”(keystone species),反映出它在环境中的极大影响力。这个称呼就像疯狂生长的日本虎杖一样,乘着新兴的环保主义运动之风进入大众认知。

自那以后,超过200个动物物种在学术论文中被称为“基础物种”。然而,对于其定义却鲜有共识。而且,正如《量子》(Quanta)杂志上月报道的那样,生态学家现在正在重新评估这一概念。这样的重新考量是有意义的:此类物种是再野化(rewilding)概念——一种保护环境的现代形式,通过鼓励将栖息地恢复到更自然状态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如果不能清晰认知到,什么动物和植物物种在控制一个生态系统的齿轮,那么环境保护者的再野化就只能摸黑进行。

您已阅读29%(483字),剩余71%(118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