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关于阅读的随想

范庭略:空间的氛围感、社交的情谊亦或是算法的高效,在今天,我们因为什么而阅读?

一个温暖的周末下午,我去了路易威登在张园的旅行家空间,彼得猫和他的朋友令狐磊正在这里举办今年第一场的换书活动。

我一直跟他们说,他们把我的创意给发扬光大了。因为我参加的某个读书群在三年前大家都特别渴望见面与交流的时候,想到过一个群友聚会的方式,就是每个人带一本书然后再带一瓶酒,选择一个可以聚会的地方,每人可以用五分钟的时间来介绍自己带来的书,当然自己带来的酒就不用介绍了,因为聚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打开喝了。大家抽签看看自己可以跟谁交换今天带来的书,然后一边喝酒一边介绍自己带来的每本书。

当然这样的聚会也没有罗伯特议事规则,往往是所有的书都被介绍一遍之后,有的朋友就已经喝多了。这种“诗酒年华”的聚会成为了一种回忆特殊时期的很有温度的往事。

不过我必须要承认彼得猫做得换书活动更有社交意义,因为他们每次的海报更为精美,譬如这次的活动就叫“读上阁楼”,正好也是因为路易威登的旅行家空间在三楼有一个宽敞的房间。这几天电视剧《繁花》热播之后,每一个朋友似乎都会想起金宇澄老师在书的开头所说的那句话:“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每次换书活动来的人都很多样,彼得猫要求每一个人在纸条上都写一段话来介绍自己带来这本书的理由,以及这本书的优秀之处。这样的聚会成了年轻朋友们的社交活动,因为彼得猫每次都可以找来更为优雅的聚会场所,而每次令狐磊的主持也是那么的专业和热情。

我的一位北京朋友每次看完一本书,他都会在朋友圈写上一段话,开头都是“这是今年读的第几本书”,然后是他对他读完这本书的评价。我一直在看他的读后感,印象中他每年都会看四五十本书,他这样的阅读记录已经坚持了五六年了。总觉得在豆瓣上每本书后面的读后感里面,充满了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激昂,这种积极而热情的读书态度已经不适合喜欢独自阅读的我了。

当然,我更多的朋友也有很多买过就算读过的那种情景。有的时候就会有人问,这些人买了那么多书,他们究竟看得过来吗?后来在某个视频里面看到梁文道老师对这个现象做了一个精彩回答。他说对于那些爱看书的人来讲,他买的那些书就是他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盼,或者说是一种愿望。至于他是不是都要看完,那就是属于他自己对于他未来生活的规划了。原话我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总之那种风吹哪页读哪页的潇洒,也算是为买书者做了一个美好的用户画像。

您已阅读23%(949字),剩余77%(325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