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德国女权主义外交政策面面观

袁杰:德国外交政策正向女权主义转型。但朝野诸党尚未就此达成共识。德国“女权外交”的前景值得关注。

1.“女权外交”的推出

3月1日, 绿党籍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和社民党籍经济合作和发展部长斯文贾•舒尔策(Svenja Schulze)共同向内阁提交了她们的女权主义外交和发展政策指导方针。

内阁会议之后,贝尔伯克和舒尔策这两位女阁员在总理府前又介绍了女权主义指导方针。

贝尔伯克声称:“我们不是在宣布一场革命,而是在做理所当然的事。”她表示,《基本法》和《人权宣言》中所载内容将被实施。这位女外长还强调,未来要把女权主义外交和发展政策贯穿到外交政策行动的所有领域中去。

这位女外长还谈到了 “真正的女权主义”。她声称,这是指一种务实的方法。如果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的一半是由妇女组成的,那么也必须将她们考虑在内。

舒尔策则补充道,在与饥饿、贫困和不公正作斗争时,人们“不能放弃一半的潜力,即妇女”。

舒尔策还表示, 如果女性自己可以决定何时以及与谁生孩子, 这将意味着年轻女孩可以完成学业。这位女部长称, 这样她们就有机会获得一份工作,并养活自己。

此前,《明镜》周刊2月20日就报道称,贝尔伯克已让起草一份41页的文件草案,标题为《女权主义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这位女外长还要任命一位女权主义外交政策女大使。据称,这只是该《指导方针》中许多措施中的一项。

草案称:“这位女大使将致力于使女权主义外交政策主流化。她将进一步制定工作方针并确保其实施。”此外,在德国外交部所有部门及德国所有驻外使团里,都将有负责女权主义外交政策的联系人。

该草案还强调,女权主义外交政策不是妇女为妇女制定的政策; 相反,它要为所有“那些因性别认同、出身、宗教、年龄、残疾、性取向或其他原因而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维权。

现在看来,《明镜》这篇报道确实为贝尔伯克和舒尔策3月初联袂推出女权主义外交和发展政策造了势,引发了广泛关注。

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首先推行女权主义外交政策者并非贝尔伯克。据称,100多年来人们就一直在讨论这种想法。

您已阅读21%(817字),剩余79%(313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