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经济

盲盒经济:如何理解,如何监管?

本力:盲盒集促销、成瘾、收藏癖、投机等因素于一身,产生了原子弹式的聚变效应。其“外部性”,到底使人们为之付出了多少“社会成本”?

盲盒据说可追溯至日本明治末期的福袋,是一种刺激消费者未知感和惊喜感的营销手段,最初叫Mini Figures,后来随着在发达国家的兴起,最终被称作Blind Box。盲盒经济近年来在中国异常火爆,最初还只是在动漫手办、玩具模型、饰品挂件等领域流行,后来逐步出现了考古盲盒、文具盲盒、球鞋盲盒、机票盲盒,甚至拓展到售卖有严格监管限制的宠物、食品等领域,以及“无人认领的行李箱”“无人认领的快递包裹”,有“万物皆可盲盒”之说。

许多人觉得盲盒与自己关系不大,从商业的本质上看,扭蛋、集卡也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盲盒。其实,阿里在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央视春晚推出集五福福卡得红包活动,就是精心设计的盲盒。全民寻找“敬业福”的疯狂游戏大概是国人参与度最广的盲盒,盲盒经济一度成为互联网巨头在网络支付及金融领域再创辉煌的推手。

也正是在2016年,盲盒经济还拯救了一家亏损多年的创业公司。连续五年亏损的泡泡玛特在这一年引入了盲盒模式后,2017年就扭亏为盈,2018年净利润过亿,2019年4.51亿元,2020年为5.9亿元,2021年更是高达10.02亿元,成为现象级的中国创业企业。据泡泡玛特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至2019年底及2020年中期,泡泡玛特盲盒毛利率分别为58.9%、64.7%、67.6%及70.5%。即使是被称之为“肾机”的苹果手机,以其40%左右的毛利率,与之相比也自惭形秽。

在消费不振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这种逆势而上的风口多么可贵。由此,盲盒经济一炮走行,从一个小众市场浮出水面,其创造的商业神话广受追捧。2019年,仅天猫“双11”的盲盒销售额就达到了8212万元,单日成交额同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368%;到2020年,这一成交额上升至1.42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近73%。而天猫发布的首份《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购买力最强的消费者一年买盲盒耗资百万元。

然而,吉星高照的盲盒经济却似乎在2022年迎来“不祥之兆”。2022年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布,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定。这意味着,被视为掘金利器的盲盒经济,即将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规范管理。

您已阅读23%(928字),剩余77%(310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