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9月14日起,公众可以排队瞻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灵柩,直到19日国葬当日的早晨6点半截止。
在短短四天的时间里,沿着泰晤士河两岸,形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从伦敦南岸的塔桥、南沃克公园,蜿蜒延伸,经过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泰特现代艺术馆、伦敦眼、威斯敏斯特桥、圣托马斯医院、绕过兰贝斯桥,回转向泰晤士河北岸的维多利亚塔花园,通过安检,进入威斯敏斯特大厅。长度超过数公里,连续四天,这个队伍如流动的水注,缓慢移动,从电视屏幕里看到这条长龙,昼夜不息,情景蔚为壮观。
尽管政府一再警告队伍太长不宜加入,自发前来排队的民众依然越来越多,直到政府根据容量,不得不在18日晚上关闭通道,避免人们长时间等待最后无法完成心愿。
在一个分秒必争的时代,可以通过移动端随时获取信息的现代社会,出现数十万人,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心甘情愿为一个逝去的公众人物付出超出常人难以忍受的辛劳,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足以凸现女王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每一个进入威斯敏斯特大厅前来瞻仰的民众在灵柩前短暂的停留,都会被直播和放大。沿途各国媒体长枪短炮的采访和拍摄,警察、保安、清洁工、志愿者、医疗救护人士的协助,场外还有亿万观众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收看直播。有人说,排队俨然成了一个大型的行为艺术现场,排队本身是具备了特别的意义,“I believe in queue”, 变成了一个流行语。曾在2003年获得女王授予国英帝国军官勋章(OBE)的英国足球名将贝克汉姆拒绝了获得插队的特权,选择作为一名“普通人”,从凌晨两点排了13个小时,为了和女王最后的告别,受到了媒体和民众一致的赞誉。从贝克汉姆的行为里,人们看到了“平等”和“真诚”,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底色。
排队的过程不眠不休,需要不停保持站立和走动,身体承受了怎样的考验? 亲历者可以预见,这样漫长、有可能是枯燥和煎熬的等待,以及夜间气温陡降的考验,是什么动力超越了对这一切的畏惧? 经过数小时的等候,最后为了短暂的几分钟,值得吗?有媒体评论说,这就像“朝圣”(pilgrimage),那么排队者愿意被这么定义吗? 每一个个体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一位朋友述说的经历
一看到公众开放瞻仰的消息,艾瑞尔(Ariel)就不假思索地去了。“我想,与其在家看电视,什么也做不了,不如就去吧,不然会后悔的”。9月15日星期四,看到政府的网站上更新的排队用时还在10个小时以内,她行动迅速,从中午1:45分排队,到晚上9:30分完成,历时7个半小时,比预想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