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治疗手机成瘾”是伪命题吗?

Nova Zheng:切勿过度诊断,也不鼓励对青少年直接贴上“上瘾”标签,特别是在手机成瘾这一诊断标准不明确的概念上。

如果你家有“数字时代原住民”,或许不难发现他们对待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态度,多多少少和上一辈人是有“壁”的。从前,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更多依赖线下的集体和个人生活,而眼下疫情进展和防控措施重塑了青少年的部分生活方式,尤其是移动设备使用习惯。与2019年对比,中国青少年2020年互联网使用时间显著增加,这也引发了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于疫情期间青少年手机成瘾的担忧。

然而,家长的担忧是否合理呢?“手机成瘾”真的是一种“病”吗?基于“成瘾”的概念,本文将剖析青少年手机成瘾的现象,分析青少年手机成瘾的机制、判断、危害,给出干预建议。

谁能无“瘾”?

成瘾状态的特征是行为强化,严重的快感缺乏,由于大脑多巴胺敏感度降低而无法体验日常快乐,以及对个人内部和与行为或药物使用相关的环境的线索的过度反应(Grant. et.al, 2014)。在现有研究中,手机成瘾被描述为一个人无法控制他或她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从而导致显著的痛苦和/或功能损伤,进而造成心理、社交、学校和/或工作困难的心理障碍(Burnay et al., 2015, p.28)。

根据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目前我国精神诊断的通行标准),手机成瘾并不单独成为一个临床概念,与其相关的临床概念是行为成瘾,相近的子类是赌博成瘾。对于这类问题,DSM-5没有直接推荐药物治疗。因此,国内尚无针对手机成瘾的干预或治疗方案标准。但通过类似的概念如行为成瘾,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手机成瘾以及相关的应对建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的报告,超九成家长会对孩子的上网时长进行限制。这意味着大部分家长认识到青少年过度使用移动设备的危害。那么,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目前的行为,属不属于手机成瘾呢?

首先,据上文所述,临床上并没有针对手机成瘾的诊断标准。虽然在2013年,文化部、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针对目前我国尚无符合国情的网瘾诊断测评量表的现状,要调动研究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各方的力量,研制本土化的网瘾诊断测评系统”,但目前我国并无针对手机或互联网成瘾的诊断标准与相关执业资格体系。因此,家长最应切记的是,不轻易到除了医院以外任何所谓的专业机构为孩子鉴定所谓的网瘾或者手机成瘾。

您已阅读20%(951字),剩余80%(376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