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对话

海外退煤以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能否“走出去”?

高白羽:中国宣布不再新建海外煤电项目后,其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有潜力走向更多发展中国家。

宁夏银川,黄河东岸,400多万片光伏板齐齐迎向太阳,光伏板下方,万亩枸杞苗结出了点点红玛瑙般的果子,等待人们采摘。这是宁夏宝丰能源集团在2016年开发的农光互补一体化项目。

在项目开发之前,这里曾是一片荒漠化严重的戈壁滩,只有滚滚的黄沙。现如今,宝丰在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种植,依靠光伏板的遮阴效果减少地表水蒸发,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0%提高到了85%。企业获得绿电、收获枸杞的同时,还雇佣了周边群众来进行光伏发电组件清洁维护和枸杞采摘,帮助当地就业和增收。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该基地较传统燃煤电站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4.7万吨。

在中国宣布停止新建海外煤电并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发低碳绿色能源的背景下,类似宁夏这样的“光伏+”项目具有了更多“走出去”的空间和可能性。

在最近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指出:推进可再生能源在东南亚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加有效地发展,需要探索“可再生能源结合扶贫、结合农业、结合生态保护等综合技术及商业模式,增加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协同效益。”

根据《2016-2025年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APAEC)》中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东盟国家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到23%,而目前可再生能源仅占东盟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不到8%,市场潜力十分可观。该行动计划是2015年第33届东盟能源部长会议上制定的,计划的执行情况每五年会在东盟能源部长会议上被核查审议。

“可再生能源+”:中国范本

能源基金会2月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东盟十国位于赤道附近,有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大于1750千瓦时/平米,光伏开发潜力大。东盟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越南、老挝、泰国、菲律宾北部及各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发规模还较小。

您已阅读23%(765字),剩余77%(254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