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

通胀的幽灵与货币主义的回声

邵宇、陈达飞:货币主义在观念上的成功,却导致经验上的失灵。80年代以来,货币供应量与通胀经验上已经不具有相关性,因果关系也不再成立。

经济学中有一条定律,以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古德哈特(C. Goodhart)的名字命名“古德哈特定律”。简而言之,某项指标(或一条经验规律),一旦成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它便不再有效(规律也不再成立)。货币供应量增速及其与通胀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就是一个例子。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通胀及其波动好像都“消失”了。人类与通货膨胀的长期斗争,正在转变成为通胀而斗争。

在1965年发表的《货币与商业周期》一文中,弥尔顿•弗里德曼复兴了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变动和货币收入、价格变动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1971年出版的《美国货币史(1867—1960)》对此进行了充分论证。概括而言,其基本主张是:短期内,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存量变动会影响真实经济变量,但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只会导致价格的同比例变化。鉴于此,他们主张,货币供给不应该在扩张与收缩中相机抉择,而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如货币存量增速保持2%不变,只有这样才能稳定通胀和通胀预期。

新货币主义生逢其时。1965年前后,美国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低通胀、低波动和高增长时期,开始感受到通胀的压力。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引发经济陷入滞胀困境。1979年,沃尔克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转而盯住货币供应量目标,把利率交给了市场,迅速驯服了通胀。沃尔克是货币主义的信徒,货币数量论为其抗击通胀奠定了理论基础。继任者格林斯潘同样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他延续了沃尔克的基本政策框架,稳定通胀预期成为基于规则的货币政策的核心。

您已阅读23%(642字),剩余77%(212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