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每周时事分析:也谈基辛格关于“拜登应迅速与北京恢复沟通渠道”的建议

曹辛:矛盾尖锐的中美两国当下首先需要防止冲突,其次是解决问题,而双方建立制度性的联系安排是一切的前提。

本栏目由FT中文网与公众号“远见经纬”(原公众号“经纬远见”)、中华智库基金会共同主办

11月16日晚,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出席中国作为主办方之一的“2020创新经济论坛”时提出建议:拜登应迅速与北京恢复沟通渠道。他提出:下任美国总统首先要和中国领导人对话,双方应该建立机制性安排以保持联系,讨论需要避免出现的问题;随后双方的沟通重点应转向那些应该实现的问题。基辛格如此具体的建议暴露了下列信息:当前中国与美国特朗普政府之间实际上没有沟通管道;更谈不上管理冲突和解决冲突。

作为当前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二、但矛盾却异常尖锐的中美两国,当下首先需要防止冲突,其次是解决问题,而双方建立制度性的联系安排是一切的前提。唯有如此,才能画出底线、谈判并解决问题,并管控冲突。从两国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来说,这比领导人的面子重要得多,也是考验一个政治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谁先动议并不重要,解决问题才是核心。

中美已到了不谈不行的地步了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尽管美国新总统尚未就任,但中美实际上已经在全球布局并摆开擂台,做好全面博弈的准备了,只要双方不想让事情弄到不可收拾,中美就不能不谈了。

就中国方面来说,中国已经摆出了主要依靠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准备,中共五中全会提出的以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同时并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鉴于中国是大国,不可能离开世界市场,如笔者一向强调的,中国只要紧抓东盟、欧盟和日韩市场不放,即便中美脱钩,中国也不会过于被动。目前中国首先在“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方面取得了实际成果,由于日、韩两国也一并进入,于是下面的中日韩自贸区,也就是顺带临门一脚的事情了。应该讲,当前新冠疫情的国际大势,为中国实施国际层面的大循环提供了极好的时机。可以预见,即便有美国阻挠,下面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大方向也是明确的。但这一切给世界的印象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要甩开美国单独干了,而这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渐行渐远,其中的政治含义令人不安。

您已阅读30%(830字),剩余70%(190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