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伦敦大轰炸精神”背后的真相

菲尔丁:有关英国人在二战期间众志成城的叙述,早就被证明是神话。当然,如果这个神话能激励今天的英国人团结抗疫,那么它还是有用的。

危机时期,各国都需要它们的神话。它们渴望从历史中找到一些给予它们希望、让它们相信自己将战胜眼前一切灾难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敦刻尔克(Dunkirk)大撤退之后,英国人安慰自己的故事是他们以前在拿破仑战争(Napoleonic Wars)中如何“独力奋战”并最终取得胜利。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英国信息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甚至帮助将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亨利五世》(Henry V)改编成一部爱国宣传片,由劳伦斯•奥利维尔(Laurence Olivier)主演。该片描写了阿金库尔之战(Battle of Agincourt),在那场战役中,人数远远少于对方的英国长弓手克服重重困难,打败了法国重装骑兵。

现在,英国再一次——用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话来说——处于战争之中,但这次抗击的是一种新敌人:新型冠状病毒。而且,尽管此次危机前所未有,许多英国人——至少是上了一定年纪的英国人——仍在用过去来激励自己。现年103岁的维拉•林恩(Vera Lynn,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女歌手——译者注)不是唯一重提伦敦大轰炸(The Blitz,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对伦敦实施的战略轰炸——译者注)精神的人,“当时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互相照顾。”

您已阅读28%(560字),剩余72%(146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