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2020年中国经济展望:新旧年代间的转换

程实、钱智俊:聚焦明年,伴随正向循环的初步成形,三条主线的交汇点有望提供最具潜力的结构性机遇,由线及点、做好加法将是把握新机遇的关键。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2020年,既是本世纪20年代的肇基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新旧年代的转换之年。而年代之变,不仅蕴含经济主脉的革故鼎新,更将催动投资格局的别开生面。

展望2020年,一方面,“高增速”年代余音渐远,经济增长趋于平淡而平稳。钝化的库存周期与韧化的地产周期形成对冲,加之政策周期的历史性蜕变,中国经济的年度增速预计将略有下降,季度增速或将走出“缓V型”路径。另一方面,“高增质”年代序章初开,经济增质孕育“民富”与“国强”。在“民富”维度,居民福利的稳固和消费潜力的扩张产生合力,有望在全球经济逆风中保持国内总需求的稳健。在“国强”维度,历经多年蓄力,要素配置的改善和科技进步的提速形成共振,正在构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优势。

总体而言,虽然短期的减速压力仍在,但是持续的“增质”正在打开经济繁荣的长期空间。放眼长远,“消费升级+硬核科技+金融改革开放”是内嵌于增质进程的正向循环,料将形成贯穿未来二十年的价值主线。聚焦明年,伴随正向循环的初步成形,三条主线的交汇点有望提供最具潜力的结构性机遇,由线及点、做好加法将是把握新机遇的关键。

“高增速”年代余音渐远:三重周期的聚合裂变

在20年代的肇始之年,变中有“变”将是中国经济的核心脉络之一。不仅经济周期将继续演变,周期演变的自身特征亦将发生系统性变化。库存周期的钝化、地产周期的韧化、政策周期的柔化有望成为2020年市场预期差的主要来源。三重周期裂变之下,中国经济预计将保持总体平稳,在“缓V型”的季度波动之后,全年增速有望坚守于6.0%。

第一,库存周期的钝化。着眼于3-5年的短周期,至今年11月,本轮库存周期在时长上触及此前三轮库存周期的均值(40个月),在位置上已经位于“主动去库存”的底部。加之近期中美贸易磋商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对于“周期重启”的呼声正在高涨。但是,我们认为,由于内外因素的掣肘,库存周期的拐点或将姗姗迟来,晚于市场当前预期。

从外部需求端来看,贸易摩擦遗患不可轻视。虽然中美目前已展露取消关税制裁的初步意向,但是这一过程料将渐次推进,并且本轮贸易摩擦推动的低端产业链外移亦不会停止,因此外需料难较快回暖。更为重要的是,根据IMF的测算,由于前期关税制裁的影响将在2020年升至尖峰,因此即便取消部分关税制裁,实体经济仍将承受显著压力。例如,2020年,若最新一批关税制裁(2019年8月宣布)被取消,则中国经济增速受贸易摩擦的拖累为0.63个百分点,仅比2019年(未撤销此批制裁)减弱0.07个百分点的冲击。

从内部供给端来看,企业新产能扩张受限。与此前不同,本轮库存周期的一个新特征在于,随着“去库存”深入,工业产能利用率仍维持于较高位置,并大幅超出上轮库存周期的底部,反映出近年来“去产能”的改革成果。受此影响,下一轮库存周期的上行阶段不再是过剩旧产能的回潮,而将是优质新产能的建设。因此,不仅需要更长的时间,亦需要更为高密度、高技术的新投资予以支撑。历史经验表明,企业盈利增速对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滞后约1年的正向影响。考虑到2019年企业盈利增长乏力,因此2020年制造业投资反弹空间有限,料难以给予库存周期的上行提供及时支撑。

由此,我们认为,本轮库存周期将出现明显钝化。从总量来看,制造业整体转向“补库存”的拐点料将在2020年下半年出现,晚于市场当前预期。从结构来看,得益于本轮“去库存”更早、产能新旧转换更快(“国六”新标等)、产品利润更厚等优势,汽车产业链有望更快翻越上述内外制约因素,其开启“补库存”的拐点料将稍早于制造业整体。

您已阅读22%(1469字),剩余78%(517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