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和“无用的知识”

刘裘蒂:物理奖得主皮伯斯从不受重视的谜题入手。诺奖的秘密似乎不是急着去当最后的收成者,而是拓荒的先锋。

即使贸易战以“切腊肠”的方式边打边谈,未来中美之间的抗衡主战场也势必是金融和科技。这样的大背景下,在2019年诺贝尔奖得主陆续出炉的这一个多星期,我们除了再度焦虑和揣测中国人何时能够拿到更多的诺贝尔科学奖项之外,不妨多思考诺贝尔奖的本质是什么。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词条,诺贝尔奖被认为是世界“知识成就”方面最负盛名的奖项。

众所周知,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立遗嘱,将大部分财产用于奖励表彰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等五个领域中“为人类带来最大贡献的人”。另外,瑞典银行于1968年设立了一项纪念诺贝尔的经济科学奖项,这个皇家银行经济科学奖,成了所谓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由诺奖得主来华的“淘金潮”可以管窥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狂热,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随着“科技赶超”的声浪而有增无减。但是到了今年宣布的医学奖和物理学奖为止,美国仍然以380人居冠,其次是英国的132人,再次是德国108人,日本以27人排名第八。历来华人得奖有11人,其中科学领域有9人,中国籍的有4人,可见基因应该不成问题。

从今年国内媒体对诺贝尔医学奖的报道角度来看,“凤凰科技”的标题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肾癌治疗或最先受益”。《第一财经》的标题是:“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概念股开盘走强”。中国新闻网的标题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今揭晓:史上留名凭实力 获奖还要些运气?”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标题是“诺贝尔医学奖奖励人类对于氧气反应的新发现”。《纽约时报》的标题是“诺贝尔医学奖奖励研究细胞如何处理氧气”。《华尔街日报》的标题是“美国和英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两相对比之下,美国媒体平铺直叙,并且在文章中强调得主的研究哲学,而中国媒体的专注点似乎更为“功利”:实际的用途,对于股市(财富)的影响,以及如何得奖。

201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和物理学奖

今年共享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分别是来自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凯林、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格雷格•塞门扎。他们在过去20多年间,各自独立地研究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供应。

作为生命有机体的命脉,氧气是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氧气过多或过少也会致命。因此三位科学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细胞如何调节自身对于氧气多寡的反应?

诺贝尔奖委员会说,2019年获奖者发现了调节因应氧气水平变化的基因活动的分子机制,从而“扩展了我们对生理反应如何使生命成为可能的知识”,并且使我们“弄清这一切如何运作”,呈现了“完整清晰的故事”。

您已阅读22%(1079字),剩余78%(388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