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货币不紧,经济不兴

胡月晓:在既有的政策框架下,欧美货币当局都面临通胀过低的问题,继续走下去就不得不面临两个选择:是推高通胀预期?还是再扩大货币宽松?

在全球范围内,世界经济至今未脱离危机阴影,发达经济体近期又在酝酿新一轮的货币宽松和经济刺激计划,而前期讨论货币退出的声音言犹在耳。中国经济则自2012年进入“底部徘徊”阶段以来,至今已历时7年,笔者的2019年开启渐离底部之旅预期,远未得到市场主流认可。

货币不紧,经济不兴

就成熟市场而言,作为发达经济体,2008年危机后的经济激励政策主要围绕货币政策展开。发达国家都是消费型经济体,且其消费模式和金融密切相关,没有金融支持消费增长就无法实现,没有消费金融的支持,不仅耐消品,就是一般的稍微金额大点的支出,如需要3个月及以上的旅游项目,也会受到影响。这是西方社会储蓄率偏低的历史现实,所决定的社会经济特征。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同样的说法在中外是不同的:西方金融体现在消费支持方面,中国金融体现在投资支持方面。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显然重创了西方的金融体系(也仅此而已),衡量金融机能大小的货币乘数急速下降,美国、欧、日都先后下降到了危机前的1/3-1/2水平,其中以美国最为迅速和剧烈,其下降过程表现为了显著的“断崖式”特征。为防止金融突然收缩对消费进而对经济的冲击,发达市场先后采取了极度货币扩张政策,即QE。

从危机来源的角度,发轫于美国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始于2003年的美国货币持续宽松,货币持续宽松在美国引发了房市繁荣和次贷泡沫,在欧洲则引起了政府债务泡沫(政府很容易为讨好选民的超负荷福利政策在市场上融到资),在两大经济体的泡沫先后破灭后,欧美面对货币过松带来的危机,应对之策都是投放更多的货币!一个泡沫破灭了,日子不好过了,那就制造另一个更大的泡沫,以此来摆脱当前的困境。

您已阅读21%(695字),剩余79%(254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