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五年评估全球访谈:马思佳

薛力:渥太华大学政治研究院助理教授马思佳受访表示,中国需要避免让沿线国家背负太多债务,需要当地民众积极参与。

本文为作者“一带一路”五年评估全球访谈之九

访谈对象:马思佳(Pascale Massot),渥太华大学政治研究院助理教授,曾任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资深顾问、外交部长亚洲事务政策顾问

中方访谈人员: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访谈地点:渥太华皇家橡树咖啡馆

访谈日期:2018年12月15日

录音稿整理:刘贺,外交学院2018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

录音校对:薛力研究员

稿件经受访者审定

1.在您看来,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这个问题有一些不同版本的答案。在我看来,习近平主席在很大程度上试图提出一个方案或者计划以清晰地表达中国的国际化愿景。它是中国由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变为一个进取型大国的标志。与此同时,她的区域性行为更加自信,更加多维。当然也有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成分。中国的活动空间会增大,因为她可以将过剩产能的一部分出口到那些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

经济方面的考量在于“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便利了商业往来。此外,它协助中国建构了一个地区经济、金融、人文甚至是安全关系的塑造者形象。

(薛:您认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因素呢?)

我想与这些因素都有关。她展示了中国在本地区的多方面愿景。

2.您认为“一带一路”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

“一带一路”的优点是,有助于中国提升自身影响力、塑造友好亲密的周边外交关系、展示领导能力。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是一个平台。它是中国所有愿景的集中展示,她集中表现了中国的积极进取、表现了其领导能力和连贯性(Coherence)。另一个潜在优点是满足该地区对基建的强烈需求。

您已阅读21%(678字),剩余79%(250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