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科创板宣布试点。目前,这项重大改革工程已进入开板的冲刺阶段,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期已正式发布6项配套规则和6项指引。
科创板无疑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最新改革,且力度空前,例如不盈利可上市、确定六大产业、50万门槛、5天不设涨跌停、T+5后20%涨跌停、引入询价制度、引入退市机制等等。对于散户众多、市场机制尚不成熟、行政干预仍多的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全面推广注册制无疑是空中楼阁,因此科创板将作为注册制的试验田,其也旨在改善中国股市面临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即结构性失调,尤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熟行业、大企业居多,缺乏新兴行业和创新企业,这也部分造成了中国股市和经济增长脱节的结构性失调。
比起强调一些微观细节,更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一定要放弃股市为短期政治目标服务的功利心。股市只有完全市场化才能真正有效运行起来,一个真正市场化运行的股市对中国经济创新、高质量增长、去杠杆、长期全球政治经济战略的实现,怎么说都不会过分。
科创板将革新中国资本市场
国际经验表明,上海要成为真正的科创中心,关键在于让新兴行业的潜在“独角兽”企业在没有稳定盈利的情况下允许并鼓励它们上市,这是金融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要实现这一目标,相应配套的制度创新必不可少,注册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也正是因为企业上市存在盈利门槛,过去多年来,优质的中国创新型企业纷纷赴香港、美国上市,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比比皆是,这也意味着众多对中国GDP增长最具代表性以及最具创新实力的企业都缺席了中国境内资本市场。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以大盘股为主,成熟行业、大企业居多,缺少新兴行业和创新企业,而后者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没有这些创新企业的参与,A股“长牛”的基础很难稳固。
可以说,中国的金融大而不强,在资本市场方面竞争力非常弱。就中长期发展而言,中国金融不应该过度依赖主要为国企和旧经济提供债权融资服务的国有银行,而是更需要为创新和民营企业提供长期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资本市场。由于银行的债权都是偏短期的,且银行的属性决定了其风险偏好较低,因此难以大力、长期支持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创新企业,这也抑制了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