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波西米亚狂想曲》:“同志”因素的争议

刘裘蒂:西方主流媒体批评,该片为了取悦所有受众而故意淡化同性恋因素。但该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戴着四项奥斯卡奖光环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将在中国艺术院线放映的新闻传来,有朋友问我:这样一部以双/同性恋、因艾滋病去世的主角为主题的传记电影,为何可以在中国拿到放映证?我笑着说:因为需要删减的部分只有一两分钟而已!

从目前报道看来,一般预测遭“砍”的情节包括吸毒和同性接吻的场景。我虽然没有看过中国的删减版,但是如果真如报道中所说的,删剪大约两分多钟,由于同性恋的情节贯穿全片,很难完全删除所有对于同性恋的直接或间接的指射。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故事围绕在皇后乐队主唱佛莱迪•摩克瑞部分生平,扮演他的演员拉米•马雷克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典礼的获奖致辞中说:“我们拍了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同性恋者,一个移民,他理直气壮地活出了自我。” 芒果TV在面向中国直播时,因将“同性恋者”隐讳翻译成“特殊群体”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反讽的是,马雷克虽然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高调为“同志”文化“维权”,几个月前马雷克和电影的制片团队,面对许多认为《波西米亚狂想曲》刻意淡出“同志”情节,甚至丑化同志的指控,还必须挺身为电影辩护。这部电影引起的争议暴露了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也有因为商业考虑的隐形“自我审核”。

即使是受到多项奥斯卡肯定的《断背山》,不少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影评埋怨说,该片的制片人在广告和公共活动(如新闻发布会和颁奖仪式)中减少或规避了与人物性取向有关的内容。这部电影的导演、主演和宣传团队避免用“同性恋”这个字眼来描述这个故事,这部电影的预告片也没有呈现两个男主角之间的接吻,而是一个异性恋性爱的场景。

《波西米亚狂想曲》让人思索一个问题:一部人物传记或艺术电影,在刻画一名有极高艺术成就的人物时,应该聚焦在人物的艺术成就?还是探索他的性别取向对于他的艺术创作的影响?显然不同的族群对于这个也有不同的看法。

非“同志电影”

《波西米亚狂想曲》没有成为一部“同志电影”,是幸或不幸,也是见仁见智。

站在这个辩论的两边是对立的看法:一边是反对把一个伟大流行乐手的传记简化为一个同性恋史;另外一边的看法是,1970年代西方同性恋维权兴起,而1980年代艾滋病开始对于这个族群和他们周围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部以此为时间主轴的电影对此轻描淡写,就是不敢面对历史和现实。

在“同志”维权人士的眼里,《波西米亚狂想曲》遭遇到了阉割历史的处境,当第一部预告片上映时,他们蜂拥到社交媒体上,表达他们对“抹煞同性恋”的愤怒。然而对于一个不期待“同志”主题的观者而言,片子对于同性恋的指射还是具有非常清晰的脉络。

1946年出生于东非坦桑尼亚的摩克瑞,父母都是出身印度的波斯人,全家在摩克瑞17岁的时候,因为1964年桑给巴尔岛革命爆发而逃难到伦敦定居。摩克瑞在伊令艺术学院取得艺术与图形设计的学士学位,并在1970年4月加入了由吉他手布莱恩•梅和鼓手罗杰•泰勒组成的微笑乐团。摩克瑞把乐团改名为“皇后”,当时这是对同性恋者的贬义称呼。

作为一个时尚偶像,摩克瑞带有实验性质的风格刻意扭曲性别标志,在舞台上,他极具实验性质的穿着超越了性别和社会规范的藩篱,包括紧身衣、天使翼斗篷、紧身短裤、皮衣或PVC服装,这些都唤起了当时在同性恋夜总会流行的形象。到了1980年,他穿的衣服和他经常光顾的同性恋俱乐部几乎风格如出一辙:肌肉发达,留着小胡子,穿着紧身牛仔裤和T恤。

您已阅读20%(1369字),剩余80%(541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