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离诺贝尔奖很远?

王元丰:中国需要通过制度安排让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让科学家不将获得科技奖励、人才称号作为奋斗目标。

每年的国庆节应该是中国人高高兴兴过“黄金周”长假的日子。但是,偏偏每年诺贝尔奖结果都是在这个假期开始公布,这让中国人在难得爽朗的秋天有些不太开怀。因为,除了2015年中国科学家昙花一现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外,在这个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成就的奖坛上,就不再有中国人身影。而且,更让人有些坐不住的是,日本人却几乎每年都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进入新世纪18年以来,已有18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今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又与美国同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对于日本这个邻国,中国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对日本甚至有了某种程度的优越感,认为日本这个国家有些衰落了。而现在日本却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高歌猛进,这引起中国人陷入深深地思考:为什么日本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有这样好的成就?这些天无论是主流媒体网站,还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这方面的文章接连不断。

我不是研究日本方面的专家,谈不了日本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对中国科技发展非常关注的研究人员,我想说说为什么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距离还很远的文化原因,与思考研究相关问题的朋友一起交流。

首先,中国科学家对“大问题”关注不够。要想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一定要有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科学成果。可是,无论是物理学、化学、还是医学,中国科学家有多少够得上做出对人类重大贡献的成果呢?除了这几个授予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学科,其他的科学领域,中国科学家做出让世界瞩目的成绩还不多。应该承认中国科学家在过去这些年进步很大、成绩也不少。无论是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还是用被引用数量衡量的论文质量,都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中国科学家每年发表30多万篇SCI数据库收录科技论文也好,亦或是其中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热点论文也罢,真正是特别具有原创性,能够对学科和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和成果却不是很多(相对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规模而言)。

您已阅读25%(840字),剩余75%(25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