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经济走廊

中缅经济走廊竟遭冷遇?

梁海明、冯达旋:中缅经济走廊遇冷并非坏事,外界期望值不高,反而为其建设减少了压力,增加了空间和时间。

中国与缅甸近日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虽然中缅经济走廊是中国在提出“六大经济走廊”后,第二次提出与单个国家建立经济走廊,但是,外界当前对中缅经济走廊的反应,不但不如中巴经济走廊般热烈,甚至还有些冷淡,这当中有何玄机呢?

中国各大媒体对中缅经济走廊刊登了不少报道,但当我们在各类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输入China-Myanmar Economic Corridor作为关键词,搜索相关的新闻报道时,意外发现除了缅甸英文媒体有数篇报道,以及邻国如印度媒体,酸溜溜地老调重提认为会给缅甸带来债务负担之外,西方主流媒体如我们现在身处的美国,并没有多少媒体关注此事,这和他们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关注程度,确实不可同日而言。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中缅两国虽然已于(9月9日)签署了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且早于去年,中国政府就已提出中缅经济走廊的概念,但时至我们撰文之时(9月19日),仍未在中缅两国的官方网站上看到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中英文版全文,由于相关文件和相关细节仍欠奉,外界自然无从作出更多的分析、评论。

其二,可能与中国政府刻意低调有关。部分“一带一路”项目,之前有过不少惨痛教训,那就是项目没做已在说,或者是说了等于做了,这不但容易招来他国的猜忌,而且项目进展一旦出现落差,还容易落下话柄,并被攻击。因此,对于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来说,多做少说、闷声发大财可能是更好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防止“瘦田无人耕,耕了有人争”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万一走廊建设未来出现问题,也不至于引发外界太多关注,以及施加的无形压力,中缅双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您已阅读24%(720字),剩余76%(232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