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观察

从可乐战看咖啡战

钟鸿钧:到2025年,中国的咖啡饮料市场将成为一个万亿市场。也许若干年后,星巴克会感谢瑞幸这个略带侵略性的对手的出现。

在阿里巴巴和星巴克合作后不久,腾讯也与瑞幸咖啡达成战略合作。零售市场的阿里和腾讯之争,在中国的新兴咖啡消费领域继续延伸。根据媒体的报道,腾讯将助力瑞幸咖啡建设 “智慧零售”解决方案,联手探索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线下场景的应用转化与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化营销。

从咖啡外卖切入市场的瑞幸咖啡可以说是一个商业另类。这家公司成立不到一年,2018年初开始外卖咖啡,5月8日才正式营业,但在资本的支持下,截至今年9月,其全国门店已经突破1000家,且年底前将在全国建成门店2000家。瑞幸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老牌咖啡连锁咖世家(Costa),仅次于星巴克,成为中国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

瑞幸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方面都采取了策略性针对星巴克的做法。他们在选址上会选择和星巴克不远的地方;星巴克的基色是绿色、瑞幸咖啡则是蓝色;瑞幸咖啡还通过“致星巴克的一封公开信”和针对星巴克的策略性诉讼来宣传自己。 8月初,瑞幸咖啡联手三家全球顶级轻食供应商共同提供高品质的轻食产品,进军轻食市场。

瑞幸快速大规模开店的商业策略和补贴的做法,引来了业界和学界的诸多质疑。咖啡和很多互联网服务不一样,虽然有很强的粘性,但并没有网络效应,以前很少看到通过补贴获得成功的案例。瑞幸能够成功吗?

资本和互联网的深度参与,使得今天的商业竞争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已经并将继续看到很多有别于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形态和打法。要准确地预判一个创业公司的商业策略和成败是很难的,但是商业史上的很多案例仍然能够给我们启示。对瑞幸和中国的咖啡市场而言,最有借鉴意义的,当属美国百年碳酸饮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和演变。

一个多世纪以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世界饮料市场中一直展开激烈的竞争,争夺价值千亿美元的碳酸饮料产业。有意思的是,从1975年持续到20世纪九十 年代中期这场长期的激烈竞争中,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平均年收入都实现了约10%的增长。

您已阅读22%(799字),剩余78%(28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