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

如何理解顺风车争议中的“社交原罪”?

寇竹卿:取消顺风车并不会让人间的命案减少,但诱导式命案的隐患值得有相匹配的安全解决方案,滴滴做不到,不代表其他公司做不到。

今年五月郑州空姐李明珠被顺风车司机杀害,滴滴信誓旦旦地宣布要整改,并且关闭了深夜至凌晨时段的接单系统,还描绘出一键报警、视频报警等在途安全报障的蓝图。8月24日,温州赵姓女孩遭到顺风车司机杀害,多数人这才幡然警醒:原来这些承诺全是未兑付的空头支票。

比较三个月内滴滴卷入的两次舆论风波,可以明显看出温州女孩的被害激起了更加强烈的质疑。原因很简单,滴滴在这起悲剧的发展过程中,更突出地展现了其安全制度的溃败。

李明珠被害之后,公众讨论都是技术性的东西,就是如何在封闭空间构建安全的小技巧。而围绕温州顺风车司机杀人,技术性的讨论反倒不多见,“永久关闭顺风车系统”的新主张开始出现,当然这个主张也受到驳斥,顺风车的存废问题进入公共视野。

顺风车的社交“原罪

主张废除顺风车,温州女孩被害案当然是由头。在这个由头之外,主张废除顺风车的人,看见了滴滴的无能与无动于衷。2015年深圳女教师遇害,滴滴才开放司机车牌;李明珠遇害,滴滴才关闭乘客个性化标签;滴滴的每一次“改进”都是生命安全换来的。

每一次命案只能换取微小的变化,效率之低、代价之大,一般人会归咎为大公司的冗繁流程与低效率。但这种理解或许太浅,并没能看到滴滴对顺风车的产品定位。

您已阅读22%(509字),剩余78%(176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