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

顺风车舆论风暴背后的真问题

刘远举:人性幽暗而深远,平台与政府可以审查资质,审视过去,但却没法洞察人性,预测将来。

空姐死于顺风车司机之手,引发了巨量的关注。对于滴滴,无论是公共关系处理的失当,还是法律方面的责任,目前已有诸多论述。目前滴滴已经承认赔偿并推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这点无需多谈。值得深思的,反而是事情引发的舆论。

夸大的恐慌

首先,顺风车的风险概率有所夸大。

如此恶劣的案件,本身就能激起巨大的情绪。从数据来看,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7 年中国主要城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发展报告》,2017 年全国累计合乘人次达 2.5 亿,累计合乘距离超 40 亿公里。2018年春运期间,滴滴顺风车一共承载了3000万人次。这是一个巨大的需求。

封面传媒旗下封面智库发布的《2016中国移动出行安全报告》显示,据公开信息统计,在全国范围内,2015年网约车刑事案件的涉案数量仅为传统出租车的1.2%。这一点在美国也有佐证,2014年,有研究人员以芝加哥为研究对象,发现Uber在进入该城市运营后,与出租车有关的犯罪率下降了20%。这个转变,主要还是因为可追溯性,约束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行为,从而降低了风险。

实际上,网约车、顺风车是对黑车、路边搭车的替代与增量供给,而没有任何记录作为约束的黑车、路边搭车,能够逃脱的侥幸会激发铤而走险的行为。所以,网约车、顺风车是新行业在带来增量供给的同时,带来的安全增量要相对更多。

与此同时,舆论高估了对安全的需求。

实际上,安全从来不是人行为的唯一因素,在很多情况下,为了方便、价格等因素,人们会做出安全上的妥协。学校放学的时候,很多爷爷奶奶会骑电动车来接孩子,穿行在车流中;摩托车天然比轿车不安全,但仍然是很多人的出行工具。全球范围来看,航空的乘客死亡率是亿分之二,没有人认为,飞机需要大改,以降低这个风险。

所以,如果以人类的真实安全需求来客观评价的话,不难发现,所谓禁止顺风车是多么的何不食肉糜。恐慌与其说是真实的,不如说是一种舆论现象。那么,为何有如此舆论?

您已阅读22%(792字),剩余78%(278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