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减税还是增加基建投资?

未来政策走向关键不在货币政策,而在于财政政策的积极模式。扩大基建投资若无信贷支持则效果有限,若同时放宽信贷支持,或引发资产价格上涨。

7月31日的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对经济形势由“稳中向好”表述为“稳中有变”,一字之差表现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势。通报中连续六个“稳”字体现出中央对稳增长的重视,底线思维再次显现。政策方面,会议明确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货币政策则是在“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础上,由“稳健中性”变为“稳健”。对此,主流的市场观点认为当前的政策仍然是结构性调整,谈不上政策转向,不会看到大规模刺激和放水。

我们认为,判断未来政策走向的关键不在于货币政策,而是财政政策的积极模式。简单来看,积极财政政策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通过减税降低财政收入,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复苏。二是通过增加基建投资,直接增加短期总需求。如果积极财政政策的方向是聚焦于大范围、实质性的减税,企业得以借此机会修复资产负债表,对“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有显著意义。如果积极财政的方向是聚焦于在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那么短期内有助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但这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同时还会面临基建投资效率较低等诸多考验。虽然这两种不同积极财政政策都意味着政府财政赤字增加(盈余减少),但不同的政策逻辑有不同的影响路径。

减税政策主要是对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地方行政费用的降低或减免,体现为税率或税收增速的大幅下降。国家税局总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税收增速为15.3%,高于10%的GDP名义增速,更高于8.7%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体验感不降反升,减税空间不可谓不大。假设税收增速下降到和名义GDP增速同等的水平,则2018年上半年税收增量将减少3751亿,约为2018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10%。增值税和各类杂费支出的减少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经营利润和自有资金,短期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现金流,中期可以有效修复企业资产负债表,长期可以增强企业的经营和投资信心,对稳定预期有重要意义。当下关于居民消费降级还是升级的争论不绝于耳,但究其本源,只有降低个税才会对居民消费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您已阅读33%(884字),剩余67%(181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