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对话

垃圾管理新政背后,北京个体回收业者艰难谋生

王晨:在中国政府努力将垃圾处理正规化时,曾经撑起废品回收业半边天的个体户们在大城市中越发举步维艰。

在北京干了12年废品中转的个体户李强(化名)还在等待他的营业执照。他去年就开始申请,但和很多同行一样,这张执照一直办不下来。

中国的废品回收行业在等候一场变革。今年七月初,中央政府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称将在2020年前在全国城市中建立正规、市场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回收体系。这意味着政府默许垃圾管理领域非正规(informal)从业者大量存在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而这支由外地人构成的非正规军,每年为北京回收了一百多万吨各类有用废品。

事实上,随着北京的日渐“士绅化”(gentrification),已经有很多拾荒者找不到负担得起的住所因而离开北京,离开回收业,但也有一些像李强这样的中间商,仍然期待能够在新的垃圾管理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一些公民社会人士和学者也认为,非正规回收业者的存在、贡献和挣扎,需要被看见。

废品专家

2006年,18岁的李强高中毕业就跟着老乡来到北京,在远离市中心的一个废品中转市场以每月2000元租下了一个铺面,回收塑料袋,薄膜,饮料瓶等塑料制品,这也是他的居住场所。

收废品的收入比在老家种田高。李强来自河南固始,北京废品回收行业近90%的劳动力都来自这个贫困县。

这群固始人在北京组成一条没有注册,不被法律承认,但却完整高效的固体废物再生链条,熟练地从北京每天产生的超过2万吨生活垃圾中回收能够再利用的那一部分。

您已阅读23%(567字),剩余77%(193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