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重审顾雏军案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刘远举:如果提振企业家信心只为了经济发展,把企业家的信心当做一个实现目的的工具,那么这就是典型的工具理性。

2017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依法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顾雏军案。顾雏军早年从事科研,后下海经商。1995年成立了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7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随后,顾雏军展开了飞跃性的发展,在当时MBO改革大潮之下,几年之内,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拥有科龙、容声、美菱、亚星客车。2003年,顾雏军获得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称顾雏军在国企改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初,顾雏军登上“胡润资本控制50强”。

就在顾雏军登上人生高峰的同时,历史已经悄然转身。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认为顾雏军在“国退民进”的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随后,两人的争论与诉讼,演化为公共事件“郎顾之争”。这一事件,国内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参与其中,展开了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是中国产权改革中,影响深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一。

您已阅读21%(414字),剩余79%(158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