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户制钢

神户制钢造假:日本制造神话的另一面

徐瑾:文化或国民性并不是日本制造的核心弊端;其成败关键仍旧与回报率下滑下的投资萎靡紧密相关。中国可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当餐厅出现一只老鼠,往往这只老鼠不会单独出现。

日本神户制钢(Kobe Steel)因为系列造假新闻而深陷丑闻。10月初,公司承认篡改铜铝产品检验数据,随后爆出造假涉及钢铁等核心产品,波及企业也扩大到数百家,从日本国内的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到海外的波音飞机制造商,甚至防卫行业与新干线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其造假历史也追溯到十年之前。

作为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钢铁有着特殊地位。不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经在此工作过,神户制钢也一直是日本制造尤其精密材料制造的名片之一,旗下拥有多款代表日本良好的品质日本工业标准(JIS)认证产品。神户制钢产品虽然不直接针对消费者,却是无数大企业背后的供货商,比如拳头产品钢丝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大头。事发之后,神户制钢高管一路道歉,公司股票随之一度大跌。

无不讽刺的是,神户制钢丑闻牵扯如此之广,全球才意识到诸多产业如此依赖日本供应商。这一方面揭开沉寂已久日本制造业的老问题,另一方面却也显示了日本制造业对世界的潜在影响力。

神户钢铁的故事不是孤例,近年日本制造丑闻不少。此前日产(Nissan)被曝光用未经授权的技师来检测,计划招回上百万辆汽车;2016年三菱汽车被曝光数十年来伪造超过60万辆汽车的燃油数据;再早的2015年,高田被迫承认其制造的汽车安全气囊存在缺陷,在支付高额罚金之后,最终酿成日本制造业战后最大的倒闭案。

日本制造怎么了?对此国际关注,日本国内也不乏反思,是流年不利还是积重难返?欧美商界曾有一句说法,日本是最适合把事情搞砸的地方,因为一旦出事,往往可以借口文化因素。某种程度,这也是中国社会对于日本经济认识的误区之一。甚至很多自诩知日者甚至在日本的经济研究者也难脱窠臼,往往把文化因素过分放大,看日本成功的根源时如此,比如对于日本匠人精神的膜拜,失败时候也是如此,比如当下集体说日本制造跌下神坛。

您已阅读26%(768字),剩余74%(223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