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两会

两会观察:从日本镜子看中国经济

徐瑾:中国经济的神话与弊端,都曾经在日本上演过;读懂日本,中国经济的未来图景也近乎透明。

如同春天的樱花一样,无论期待与否,中国“两会”始终都会三月出现。

每年一片热闹嘈杂之中,对于经济界人士而言,最关心的无疑是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既可以看官方说辞,也可体会官方对于经济谈论的言外之意。波动制造交易,噪音共舞信号,也正因此,在3月5日当天,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报告尚未结束,不少分析师的报告已经出炉,到底从这份报告能够看出多少信息?

最明显也最受关注的数字仍旧在于GDP目标数字的变化。报告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对于无数财经媒体来说,这已是头条材料。问题在于,为什么是6.5%,这一目标底线是否守得住?首先,比起过去的8%甚至7%,6.5%看起来已有让步,为什么一定要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十三五收入规划,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那么6.5%其实已经属于官方能够接受的底线范围。

其次,有观点将本次调整解读为主动下调,但是这背后也有严峻形势使然因素。报告开篇已经表示,“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虽然李总理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意味着政府更多希望将6.5%作为底线,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可能需要做好长期潜在增速继续下行的打算。

您已阅读21%(501字),剩余79%(186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