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关系

柯慕贤:“一带一路”是中国式全球化

中德邦交45周年之际,德国驻华大使接受FT中文网专访,就一带一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欧间保护主义情绪抬头等议题坦率发声。

2017年二十国峰会(G20)将于下周在德国汉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届时将在任内第二次出访德国并参会。今年恰逢中德邦交45周年,而美国从巴黎气候协定等国际治理和贸易体系中退出,使得中德关系备受关注。本月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 Clauss)接受FT中文网专访,就中国与德国、中国与欧盟关系中一些最为迫切的议题,包括一带一路、气候变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保护主义情绪等,坦率发声。以下为采访实录:

“一带一路是‘中国式’全球化”

FT中文网:柯大使,特朗普总统决定让美国退出全球气候巴黎协定,再一次凸显美国有意退出战后的国际治理体系。有评论人士认为,现在中国和欧盟应该结成盟友,填补美国撤离造成的权力真空。但也有观察者认为,中国和欧盟在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上存在诸多根本不同,使得他们间不大可能结成真正稳固的同盟。您怎么看?

柯慕贤:美国脱离巴黎协定,显然会让中国和欧盟走得更近。中国和欧盟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我们在气候议题、加强世贸组织(WTO)和联合国(UN)的作用、推进全球化上,有着共同目标。但我们在有些议题上仍然存在摩擦,包括人权问题、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我们奉行不同的全球化路径。

FT中文网:具体而言,您认为中国和欧盟的全球化路径有什么不同?

柯慕贤:举个例子,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我们原则上支持这个项目,但它是一种中国式的全球化路径。它以中国为中心,在所涉及的其他国家地区,几乎不做本地化的工作。我们的做法与此不同。欧盟的全球化路径是建立开放市场,遵守环保和社会标准,并按照WTO规则开展公共招标。但“一带一路”的项目现在并不举行公开招标,而是由中国企业派遣中方员工来实施。在欧洲,我们按照WTO规则招投标,中标企业需要符合一定标准,即便是德国或者另一个欧盟国家的项目,也不一定由德国或欧洲企业中标,因此我们项目的本地化程度更高。这就是为什么欧盟目前调查中国计划建设的从布达佩斯到贝尔格莱德的高铁项目,看它的招投标是否符合WTO规则。再比如,中国政府为5月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准备了一份声明,大部分内容是强调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而没有提到开放市场或者市场规则。中方明确表示,不太愿意和欧盟讨论声明的内容。

FT中文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是中低收入、基础设施薄弱、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不愿“光顾”的地区。因此中国政府认为,“一带一路”将是惠及这些地区之举。这不该被视作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吗?如果说中国做法与西方不同,那中国式路径又有什么问题?

您已阅读22%(1039字),剩余78%(37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