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中国接掌气候变化领导权就能解决国际合作困境吗?

王军:巴黎协定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执行”的合作,成败取决于各方自觉自愿,始终会受到“搭便车”问题困扰。

近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一时间,世界各国反对声连成一片,法国和德国当即表示遗憾,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英国也深感失望,这些国家在表达不满的同时,还誓言将继续履行“巴黎协定”。至于美国国内,更是招致众多批评,不仅引发了民众抗议、示威,就连美国一些重要州的州长和市长也马上出来撇清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声称自己所在的州和市会继续恪守“巴黎协定”。

国际媒体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如《纽约时报》一篇评论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鲁莽和愚蠢的决定”,因为它“削弱了我们克服全球变暖的机会,也削弱了我们的文明自身。”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以后,有国际舆论呼吁中国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责任,挑起大梁,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如美国能源部长就表示,欢迎中国接掌“气候问题领导权”。那么,中国应该如何看待眼前的形势呢?

这次,中国又被推到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聚光灯下,有点身不由己,因为“气候问题领导权”并不是中国政府最初设定的目标。中国在气候问题上较早,也最让世人印象深刻的亮相是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在那次会议上,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不作为立场得罪了很多国家,发达国家不满意“京都议定书”对中国这样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没有约束力,而欠发达国家,尤其是一些低洼的海岛国家更是抱怨中国排放增长太快,造成海平面上升,影响其国家安全。

您已阅读23%(579字),剩余77%(197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