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

中国应如何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在市场经济地位上,中国谋求欧盟“按时承认”的努力受挫,中国的“自动获得论”遭遇欧美的“国内决定论”。由于妥协空间缩小,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成为重要选项。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得到80多个国家的“提前承认”,但尚未获得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印度、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的认可。最近,谋求欧盟“按时承认”的努力遭遇坚冰 ―― 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强调中国并非市场经济,欧盟应在反倾销调查中继续执行非标准方式,除非中国符合欧盟认定的市场经济五个标准。该决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对最终结果的决定作用也尚待观察。然而,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其重大影响:在欧盟委员会决定之间推出决议,意在表达“民意”并施加先发制人的影响;压倒性的投票结果(546票赞成、28票反对、77票弃权)也具有结束争议、一锤定音的意味。

这一情况的出现并不意外。今年1月,左右为难的欧委会宣布将其决定推迟到下半年,其关于共同决策程序的说明显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年底前获得承认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从欧盟内部看,关于此问题的复杂政治博弈涉及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政治主体和不同利益集团,而欧委会的决定必须得到欧盟理事会、所有成员国议会和欧洲议会的认可。近期,中欧贸易特别是钢铁行业的情况使原本微妙的政治平衡发生了极其不利的变化,其影响也反映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公共咨商中。上月,数万德国钢铁工人举行罢工;而就在欧洲议会辩论之际,门外还聚集了有数百名示威者。从外部看,美国的立场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早在去年,美国就赶在欧委会开会之前“告诫”欧盟,给予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无异于单方面解除对中国的贸易防御。受欧洲商业组织委托,一家美国智库对相关决定对欧洲的潜在影响做了不客观的分析,其结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您已阅读29%(671字),剩余71%(164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