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

中国需要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问题观察者邓聿文:即便2016年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也不能说这一问题已没有意义。中国经济正在下行,所以开放和打破垄断更为重要。

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副外长傅莹在农历新年出席第5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时有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一番表态引发关注。傅莹说,一些过时的观念已失去存在的意义。比如说,欧盟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现在中国贸易额已经排在世界第一位,承认与不承认还有什么意义?

傅莹的这个表态赢得了许多中国人的喝彩,但也有人批评她对市场经济地位的理解错得离谱。不管喝彩还是批评,对傅莹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见解,我们首先需要注意其身份和讲话场合。傅莹傅是个外交家,不是经济学家,因此不能要求其像经济学家一样来理解市场经济地位。另外,她这番话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讲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是个谈国际安全与合作的场合,傅莹也是从这个角度谈到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用她的话说,在国际格局和范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过去的许多思想、观念和治理方式都面临如何适应变化和如何相应改革的问题,因此,制定新的规则和议程,或者修改国际规则时,不能再去试图建立新的堡垒,人为地把世界重新切割成不同的部分。

尽管如此,傅莹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表述并非没有问题。过去的许多思想、观念和治理方式确实面临着一个如何适应变化和如何相应改革的问题,一些过时的观念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傅莹的表态会让人误以为市场经济地位属于过时的观念,从而把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若这样来理解和看待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显然不妥。道理很简单,市场经济地位的前提是市场经济的实行,市场经济不过时,市场经济地位就谈不上过时。中共所进行的改革的方向也是市场经济。

您已阅读29%(649字),剩余71%(160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