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报告

2015中国特展:大师云集,快钱急活

FT中文网撰稿人贾布: 2015年中国特展呈爆发式增长,大师展扎堆上海。但除梵高映像展实现盈利外,其它多以观众反应冷淡、票房失利收尾。

在商业化特展这个话题之下,今天谈论中国市场或者上海市场,可能并无本质性差别,每个城市因为城市文化和消费的差异,对于特展的接受度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上海无疑是中国特展市场最为发达的一个城市,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唯一真正有特展市场的城市。

2015年的上海特展,可谓大师云集:达芬奇、雷诺阿、梵高、米罗、达利、毕加索、安迪•沃霍尔……如果只看这些展览的名字,恍然间就有种站在珠姆朗玛峰上鸟瞰大西洋的感觉。

如果用几个词来总结2015年的上海特展,除了大师云集、良莠不齐,就是快钱急活、赚少赔多。

何谓特展?

在对2015年的特展市场进行总结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特展。这个被业内人士看作是蓝海、朝阳产业的领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

在我所编著的《特展时代2.0》一书中,对特展的概念描述如下:在文化创意相关的领域中,以普通公众为目标观众,在事先策划的特定主题下,由主办方组织展览内容与各类产业资源,以门票、衍生品和赞助为主要运营模式,以巡展和异业合作为辅助运营模式,在一定场所内举办的有时间期限的展览。

如果这个概念太长、太绕,也可以举例说明,2014年火遍上海的莫奈展、草间弥生展,2015年的梵高映像展、雨屋、雷诺阿展等,都是典型的特展。

作为展览的一种类型,特展在国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系统中早已存在。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各类民营美术馆、民间资本介入,特展的数量逐年增多,特展开始进入2.0时代。2.0时代的最大特征是朝向产业化发展,主办方将特展视为一个文化产品,以全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使特展带动更多社会资源,提高市场容量。同时,作为一个与终端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展的票务、推广、营销等各个运营环节也都与各自正在快速升级的2.0时代紧密相联。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特展从1.0发展到2.0,不是进化论意义上的产业升级,不是用2.0替代1.0,不是用“文化产业”取代“文化事业”。由民间资本投资的市场化特展与由国家财政拨款或民间基金会组织的公益性特展,两者将会形成互补格局,共同满足公众新的文化消费需求。

特展是一个想像空间巨大的新兴产业,根据《特展时代2.0》中发布的研究数据,上海单个城市目前的特展观众规模是430万,也就是说,上海有430万人愿意花钱买票看展览。注意:一,这个数据的单位是人,不是人次。二,这个统计中不包括游客。而这,还是一个远远没有被充分培养挖掘的新兴市场。

爆发式增长的2015

2014年,在上海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与“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分别创造了40万和33万的参观量,创造了观众排队2个小时等待进场的火爆场面,创造了高端艺术特展进商场的“中国模式”,也创造了接下来的2015年里爆发式增长的特展市场。

假设一个高品质艺术类特展的投资规模是2000万人民币,这在传统的艺术展览行业看来,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在莫奈展和草间弥生展这两个成功案例的鼓励下,资本迅速介入,过去一年间,上海有十几家公司涌进特展市场,期待着莫奈的盛况在自己的展览上重演。

您已阅读20%(1241字),剩余80%(49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