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

万宝之争:资本为王还是实体为先?

恒丰银行蔡浩:人类的经济是嵌入在其社会关系中的,而社会关系不仅限于经济。公司的经营导向不应只限于股东价值,而应该是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而这其中,企业家精神应被予以更多的重视。

最近几天,有关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集团的企业控制权之争愈演愈烈。以王石为首的万科管理团队公开宣布,不接受姚振华为首的宝能系的敌意收购,并在言语之间多有不屑之意,引起不少知识分子反感。于是,这起注定要载入教科书的经典敌意收购案例的本质无人再关注,公众的焦点都被引向王、姚的私生活,乃至过往的感情史和生活史,对案例本质的分析被消费名人所替代。更有些出自资本市场人士之手的文章,虽然自认客观,其实无非是为资本站台,标榜资本的力量,崇尚市场原教旨主义,鼓吹大势所趋云云,实质上还是位置决定立场。

那么这笔敌意收购的本质是什么?成功或失败的概率有多大?对广大利益相关方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推崇资本的力量还是代表企业实体的企业家精神?

什么是敌意收购?

敌意收购,又称恶意收购,通常指收购人在不经目标公司管理层同意的情况下,在证券市场暗自吸纳对方股份,旨在通过收购目标公司股东手中所持的股份,成为目标公司的大股东甚至控股股东。由于未获得管理层认可,其特性是收购方与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强烈对抗,管理层会采取多种反收购策略反击,如目前市面上流传最广的“毒丸”计划,还有金色降落伞、白衣骑士乃至帕克曼防御等等。

本次宝能系对万科的收购,就是敌意收购的典型案例,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所谓专业人士的文章,都避谈“敌意”的字眼,仿佛忽略这个事实,就能为收购者加上道德分一样,让人费解。而万科管理层近期对敌意收购所采取的停牌筹划资产重组的措施,也完全在清理之中。

严格意义上说,万科管理层的反应还是慢了,出于对对手的轻视,错失了最佳反制收购的时机,如果在9月初华润增持万科之后,就及时筹划“毒丸”计划,事态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敌意收购的成功率几何?

并购成功与否,不仅仅指收购行为本身是否能成功达成,还指并购完成后,企业的运营能否达成并购前的预期,即产生正的协同效应,创造1+1>2的价值。然而,根据100多年来的并购历史来看,并购失败的案例要明显多于并购成功者,不同的研究对并购失败率的描述不太一致。比如美国商业周刊认为高达75%的并购都是不成功的,而麦肯锡的研究则是60%以上都是失败的。也即是说,大部分并购的长期结果并不是价值创造,而是价值毁灭。

在此基础上,与现有管理层形成对立的敌意收购,即便收购行动成功,在长期经营上能获取成功的概率会更低。而本次宝能收购万科的行动,乃是名不见经传的行业小弟通过杠杆运作趁大哥打盹的时候对行业领头羊的逆袭,不客气的说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您已阅读22%(1022字),剩余78%(356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