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拂去泡沫看“互联网+”的当下和未来

专访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李纲: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行业分别应怎样在大潮中谋得生存和发展?中关村距离硅谷还有多远?“互联网+”的下一阶段是什么?

互联网的风起云涌,不仅从根本上颠覆了许多传统行业,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行业和新的机遇。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正式喊响了口号,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拉开大幕。在新的时代,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行业分别应怎样在互联网的大潮中谋得生存和发展?中关村距离硅谷还有多远?O2O寒冬真的来临了吗?在“FT2015年度中国高峰论坛”期间,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李纲接受FT中文网专访,就“互联网+”的前景、创业与创新、共享经济等焦点话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互联网+”时代的传统行业转型

李纲表示,提出“互联网+”有几层含义。首先从宏观政治及经济转型角度,若要促使中国所有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和国有企业——往同一方向看,一齐思考同一个问题,就只能由政府提出一个口号,“互联网+”就是从最宏观层面喊出的这样一个口号。第二,过去,中国企业大部分以产品为导向。从前的计划经济就是计划产品生产的品种和数量,虽然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观念已有很大进步,但以产品为导向仍然是大部分企业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目标。通过“互联网+”,希望促进这些企业从产品为导向转型为以客户为导向,更好地了解客户,服务客户。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这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 。

商业的最终目的是把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目标客户群。不论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宗旨都是如此,只是在进程中起点不同。“互联网+”不是要求所有行业一拥而上“上网”,本质是要求企业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互联网能否帮助提高自身效率;第二,互联网能否协助提高对客户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第三,如何通过互联网在商业模式有所创新。第三点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企业,但若想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而不被潮水吞没,前两点是每个企业都应该认真思索的。

您已阅读24%(760字),剩余76%(24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