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

屠呦呦获诺奖背后的三层争议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田禾:诺奖委员会将奖项颁给关注影响上亿穷人流行病的屠呦呦,是一个有情怀的决定。其背后蕴含的是人道主义精神,而非嘉奖中医。计划式科研今天不再可行,没有必要赞颂特殊时代的举国体制。

美东时间十月五号早上,我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圈在庆祝中国人实现了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脑海中闪过“屠呦呦”这个名字。2011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的原创性贡献获得美国生物医学领域最有声望的拉斯克奖之后,此次得到诺贝尔奖并不意外。然而这仍堪称惊喜:不仅因为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也因为这个奖背后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近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偏爱基础研究,上一次颁发给药物研发还是1988年。在有希望得奖的药物中,此前呼声最高的是用于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和癌症靶向疗法。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都是制药公司偏爱的“富贵病”,而这次获奖的屠呦呦、大村智、威廉•坎贝尔三人所关注的是影响发展中国家上亿穷人的流行病。诺贝尔奖委员会做出了一个非常有情怀的决定。

屠呦呦获奖后,围绕着青蒿素、屠呦呦和诺贝尔奖的争议开始在中文舆论圈发酵,一时间段子齐飞。笔者不揣冒昧,在此就舆论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何仅有屠呦呦一人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诞生至今,在普罗大众眼中堪称评价科学成果的终极标准。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诺奖委员会是可能犯错的。历史上,有的研究得到诺奖后被证明是错的,如約翰尼斯•菲比格(Johannes Fibiger)的“寄生虫致癌学说”。也有重大发现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例子,如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非蛋白质的奥斯瓦尔德•埃弗里(Oswald Avery)。以埃弗里及其合作者麦克劳埃德(Colin MacLeod)和麦卡蒂(Maclyn McCarty)命名的实验开辟了分子生物学新纪元,堪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发现之一,其历史意义超过了大部分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工作。相比之下中国科学家的牛胰岛素合成工作与诺贝尔奖无缘,实在算不得天大的冤屈。更常见的情况是一项工作获得诺奖当之无愧,但其中包括了多人的贡献,荣誉归属存在争议。这种案例不在少数,足够可以写成一本书。一个科学家要得到诺贝尔奖,除了出色的研究成果,还需要一些运气。

您已阅读20%(837字),剩余80%(324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