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

中国的“后钢铁”时代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谭浩:当前中国钢铁业面临的形势,已经超出可以用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产业周期因素解释的范畴,这与历史上工业化国家“钢铁危机”时的初期情形颇为相似。

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的最新数据,在经历了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粗钢产量在2015年上半年出现了近2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的钢铁产量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同时,中国钢铁价格降至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4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85%,连续几年处于各个工业行业的最低水平。今年以来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攀成钢)的关停,以及之前包括山西海鑫钢铁等大型钢铁企业的破产重组,就是中国钢铁业面对困境的一个缩影。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业近几年的不景气,是这个行业周期性变化的一部分。毕竟,在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仍然有超过7%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他们认为,当前钢铁行业的衰退,主要是前几年钢铁产能无序扩张的结果。随着国家对落后产能的进一步压缩,钢铁价格会重新上升,中国钢铁业将重新提振。

过剩产能当然是导致当前中国钢铁业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过去的十年间,国家出台了不少于20项针对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政策,但是这些举措对压缩中国钢铁的总体产能收效甚微。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全国粗钢产能仍然从2008年底的6.6亿吨攀升到2014年底的11.6亿吨 。

然而,当前中国钢铁业面临的形势,似乎已经超过了在大宗商品行业通常能观测到的过度投资、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产能收缩、价格回升交替发生的周期性现象。像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的一样,在今后几年内,中国钢铁业的产能将会持续减少,该行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将会大幅下降。一些迹象表明,除了产业周期因素外,中国钢铁业面临的更有可能是结构的变化。中国可能迎来自己的“后钢铁”时代。

您已阅读21%(689字),剩余79%(252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