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中国大学应区分科研和创业

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教授孙贤和:学者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对一项技术和产品作出公正评价。中国大学把学术和利润捆绑起来,就失去了应有的学术权威。

今年是中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第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中国的国力和科技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正在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正在面临不进则退的发展瓶颈。

对中国科技界和学术界现有的弊病,大家在讨论钱学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一命题时已经谈了很多。可以说,打造大学学术绿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案。但又怎样能做到让大学回归做学问的净土呢。

首先,应该把科学创新与创业创新分开。

科研学术,不同于创业经济。从科研上来讲,创新可以是创造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但现在人们常说的创新,多指创业,包括创造新产品。从表面上看,把科研与创业合二而一,是对地方、个人都很有吸引力的政策。但其实,这是在混淆科学创新与创业创新的概念,对科研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

创业创新和科学创新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举个例子来讲,马云是个成功的创业者。他有新产品、有新设计、有新的商业理念。但是如果你说马云有科技创新,那就有点过了。阿里巴巴没有推出新的科学技术。阿里巴巴做的是“用现有技术开发新产品”,做的是产品开发,创业创新。

一个产品的形成,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有三个阶段。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前两个阶段的重大突破是我们所说的科学创新,后一个阶段的重大突破是我们说的创业创新。核磁共振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以核磁共振为例让我们来看看创新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研究。在这一阶段研究的是物理性质。核磁共振可以产生波,波遇到不同的物体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射。这些物理性质有何用处并不清楚。第二阶段是应用科学研究。在这一阶段研究的是如何让这波的反射产生图像,呈现出人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如何能安全使用这一技术。产品开发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把现有的技术整合成一个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三个阶段是相连的。第三阶段的开创性工作要有第二阶段的知识支持。第二阶段的开创性工作要有第一阶段的知识支持。中国的很多公司现在连“用现有技术开发新产品”都做不到。很多公司只是在“用现有产品开发中国市场”,或者是在给别人的产品做来料加工。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低端产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教兴国至关重要。

英语里有一句话:“Research transforms $ into knowledge. Innovation transforms knowledge into $$$.”翻译成中文,就是“科学研究是把钱变成知识。(创业)创新是把已得的知识变成更多的钱”。创业追求的是利润,要对投资人负责。科学研究就不同了。科研追求的是知识;研究结果大众分享,提高的是国家实力,不是投资人的利润。基本出发点的不同造成了把科研与创业混淆在一起的四大问题。

您已阅读23%(1131字),剩余77%(374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