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全球银行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潘英丽:国际货币发行国扮演着全球银行角色,美国因此有大量利差收入。中国应成为促进全球福利不断增进的银行,实现与全球利益兼容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在上篇文章《人民币国际化的误区与目标》中,笔者谈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低目标是通过大宗商品的人民币计价帮助中国经济避免国际汇率和美元不稳定的伤害。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最高境界在于,中国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全球银行”或“地区银行”的角色。这也意味着,将中国建成全球金融强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

某种意义上,国际货币发行国扮演着借短贷长的地区银行或全球银行角色。美国目前实际上就发挥着全球银行的功能,通过向全球投资者发行安全性良好、流动性充分、但收益率相对较低的美国国债,吸收全球低成本储蓄资金(相当于银行的存款或活期存款),并通过本国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进行全球范围更有效的直接投资和风险投资(相当于银行资产业务)来获取更高收益。

笔者认为,国际货币发行国作为全球银行的功能在于:为全球经济活动提供短期流动性;在全球范围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因此,扮演全球银行的国家需要具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本国政府在全球具有公信力,这种公信力建立在健全的经济与财政基础上,建立在有效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上,因而其国债拥有最高的国际信用等级;二是具有规模巨大、流动性充分、安全有效的国债和准国债交易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流动性便利;三是本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具有在全球范围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体现在领先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全球投资、经营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与理想的全球银行功能相比较,美国这家全球银行存在三方面不足。

第一,美国产业结构出现失衡。美国强化军工、粮食生产和金融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产业发展,忽略可贸易产品的生产,导致本国居民可贸易品的消费长期依赖进口,使得30余年来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全球银行出现资不低债(海外债务总额大于海外资产总额)。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启动“再工业化”或“重建制造业”政策,以期逆转产业空心化趋势,实际效果如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您已阅读24%(787字),剩余76%(247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