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过程或未结束

中国农业银行范俊林:对比日德经验,人民币近期升势提示贬值框架需反思;全球经济进入动荡期,稳定比重上升,或促使当局加速升值促进结构调整。

在美联储QE3退出及加息预期升温、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市场不乏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上半年,人民币即期汇率阶段性贬值,兑美元即期汇价最高达6.25以上。然而,进入7月,人民币出人意料地走出一波升势,这虽不能排除政策干预的可能性,但亦提示人民币贬值的逻辑框架需要反思。

如果把引起汇“价”变化的“量”因归类,无外乎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兑换意愿和政策干预四类,其中关键是经常账户。一则它是一国竞争力强弱的确切证据和集中体现;二则它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大致稳定,以之判断汇率走势可靠较高;三则它能够引起资本账户和兑换意愿同向变化。从布雷顿森林解体后浮动汇率时代的各国经验看,经常项目顺差与货币升值基本同步,尤其是大型经济体。从经常项目看,人民币升值能量远未充分释放。

首先看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它是一国经济内部均衡结果。2002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首次超2%,随后持续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渐起。2005年该比重超4%,当年启动人民币“汇改”过程。2005-2009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连续五年超4%,2007年为顶点,当年比重高达10.1%。

10.1%是什么概念?二战后两大顺差国——日本和西德,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最高时仅略高于4%,同时出现于1989年。除此以外,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该比率曾达10%以上,背景是韩元短期内大幅贬值所致,并非经济常态,且属小型经济体情形。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经常账户顺差规模明显超出当年日本和德国的可比水平。

其次看经常项目顺差占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比率,它是国际经济平衡的结果。二战后,美国以逆差向全球输出信用,一国经常账户顺差占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比重,大致反映该国在全球范围内竞取顺差的能力。1971-1990年,日本和德国该比率分别为54.7%和32.5%。2005-2012年,中国该比率为41.7%,介于日本和德国之间。

您已阅读24%(827字),剩余76%(26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