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降息之门已经打开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中国央行今年不断引导货币成本下降,“紧数量、低利率”政策组合利好债市偏空股市,但低货币政策透明度让市场预期常常大起大落。

市场目前存在着对中国货币政策前景(如松紧方向和程度)的分歧,但市场对货币“过度深化”这一现状的判断,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未来货币政策何去何从呢?降息可能性有多大?

2013年以来,货币新机制形成

从货币深化指标的角度,从和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当前的货币是太多。从指标上看,中国货币充裕程度不是一般的多,而是相当多。近10余年来,美日等国的货币深化指标一直比较平稳,即使在反危机的大放水期间也是如此。过去10年,美国的货币深化指标一直围绕着60%波动,日本则是80%上下;而中国,150%是最低年份,且波动巨大,表明中国货币环境不太稳定。

纵向来看,中国货币深化上升速度过快。过去30年,中国货币深化指标提高了3倍,从1986年的65%提升到了2013年195%。中国货币深化的持续上升,直接导致了通涨预期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常态!

现实地看,显然中国货币深化过度。货币环境格局已造成通胀预期管理困难和资产泡沫治理困难。如果货币规模合适,那么经济运行中的价格问题和产业运转货币冲击就不会大。当前宏观经济体系中的通胀预期在实际价格水平已回落低位的情况下,仍然处在较高水平,说明居民感受货币发行过多;房价为代表的资产泡沫治理屡不见效,货币环境有着决定性影响。

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中国货币“过度深化”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外汇占款持续多年高增长的结果,即所谓的“入世”红利下货币被动高增长!从数据上看,2011及之前的10余年间,货币当局外占增长持续会于20%高位;2006-2012,基础货币投放中外占转化比例持续超过100%,意味着货币当局需要持续冲销。

然而2012年及之后,中国货币投放的环境基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货币当局的外汇占款增速迅速下降,公开市场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作用显著上升。实际上,在2013年及之前的10余年,按照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差异,中国货币形成机制可分为二个阶段:1)2004-2008,外占和债券发行为基础货币投放主要形式,公开市场承当货币回收作用,由于外占和债券发行都是被动进行的,货币投放的被动性决定了这一阶段货币当局的独立性缺失特征;2)2009-2013,外占和公开市场为基础货币投放主要形式,债券发行承当货币回收作用,由于外占增长和债券发行的对冲作用,公开市场在货币投放中的重要性上升,货币当局的独立性开始有所体现。

您已阅读25%(974字),剩余75%(287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