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新加坡给中国的真正启示

台湾撰稿人林正修:一般要经历至少两次和平轮替,民主体制才会巩固。而亚洲只有韩国和台湾经历过。中国若错认新加坡是善治的终极版本,会严重低估政治变迁的能量。

新加坡的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车站建于1932年的英属时期,殖民地的建筑师在这个接近赤道的小岛,以芬兰赫尔辛基车站为摹本设计了一个欧式仿古立面。这个火车总站连结狮城与马来半岛。约莫十年前,我想由此搭火车到吉隆坡,身旁的友人莫不面露惊异的表情。亲访之下果然有蹊跷,不但车站年久失修,列车也十分陈旧,双方边检的氛围十分淡漠,甚至比不同轨距的中蒙边境还不友善。这个破旧的车站对比于高楼林立的市区,十分突兀。直到三年前,丹戎巴葛站发出最后一班车,之后轨道沿线被辟建为绿带公园。

然而这个车站,却是理解新加坡的一个重要线索,尤其对远道而来的中国人。

去过中国都能感受到高铁对生活的巨大改变,亚洲各国的高铁始于日本,本世纪初台韩也陆续兴建完成,等到中国高铁路网的效益显著,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也随之跟进。而中国泛亚铁路的构想,更是呼应习近平“一路一带”(中亚与海上丝路)的大战略。铁路原是英式区域规划链接的重要环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边境每天有数十万人进出,狮城却舍节能高效的铁路不用,让市中心车站废弃若此?事事抢先的新加坡政府,为何半岛上的高铁迟迟未见动静?到底有何难言之隐?

中国的高层与学界有不少人欣赏新加坡,认为狮城模式结合了长期成长、政治稳定与传统价值,是中国治理改革的重要参考。而新加坡也乐得输出经验,除了投资中国,长期代训中国官员外,甚至由泰米尔裔的外长出面批判香港占中运动,为北京助拳之意举世皆知。如果北京与狮城心意如此契合,为何高铁作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硬件,在新加坡却看不到?

您已阅读21%(648字),剩余79%(244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