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当上世纪80年代垃圾债券市场的投资先驱——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召开米尔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首个亚洲会议时,他把会场选在了新加坡,一年前他在这里设立了该智库的分部。
此举不同寻常,按说香港是一个更为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它毗邻中国内地,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是进出中国内地迅速成熟的资本市场的门户,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米尔肯表示,该研究所的很多“利益攸关者和合作伙伴”——银行、保险公司、私人股本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都把亚洲高级管理层部署在了新加坡。
米尔肯表示:“我们选择新加坡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认为,它是亚洲的一个象征,不管是法律、会计、金融还是监管方面都可以作为亚洲其他地区的标杆。”
如果是在5年前,密尔肯不太可能考虑到新加坡。
然而,作为亚洲最大的大宗商品和外汇交易中心,新加坡的迅速崛起——及其作为财富管理中心的壮大——给亚洲带来了新的竞争动力,西方金融中心的银行家正密切关注这点。
“新加坡确实具备良好的条件与香港竞争,”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院长格伦•哈伯特(Glenn Hubbard)表示,“如果你从透明度、开放性以及商业诚信的角度来考虑,新加坡在这些方面都表现不凡。”
这两个城市的竞争还突显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迫使伦敦和纽约启动艰难的去杠杆化进程和监管改革以来,亚洲金融中心取得了很大成功。
您已阅读22%(611字),剩余78%(222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