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

从购物中心看中国商业地产过剩

中原集团研究总监刘渊:万达香港IPO让人们再度关注中国商业地产。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尤以7个大城市的人均购物中心面积看,中国商业地产已是供大于求。

今年以来,围绕中国房地产业的讨论主要聚焦于住宅市场。直到本月,中国最大商业地产开发商万达申请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或将成为香港几年来规模最大一桩IPO,使得商业地产再度走入人们的视线。住宅市场的疲弱,对目前的商业地产有没有影响?

所谓商业地产,通常指用于零售、餐饮、娱乐等各种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包括常见的商场、购物中心、街边铺面房等等。从我们掌握的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房地产信托(REITs)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商业地产租金整体表现依然良好。这些公司和信托所持有的商用物业包括40家购物中心,分布在中国19个城市,租金自2007年以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累计涨幅已翻倍,高达124%。而同期一线城市住宅租金涨幅仅为43%。

但这组靓丽的数据并不能代表商业地产的整体表现。

一方面,上市公司持有并定期公布数据的都是优质成熟的商用物业,数量上仅占全市场很小比例,不具普遍代表性。另一方面,即便是这些优质物业,入驻率近年也持续下滑,从2011年的99%降至今年6月的91%。其背后原因主要在于,近几年建成入市的购物中心数量增多、竞争激烈;同时,在电商的冲击下,传统零售行业对门店需求减少。据统计,中国16家知名零售商家的门店数量,自2012年以来增长速度较之前明显放缓。其中服装和家电类行业放缓最明显,今年上半年门店数量环比减少4%和1%。这两类正是受电商冲击最直接的行业。而餐饮和超市企业门店数量增长也在减速,增速放缓至6%。

您已阅读33%(605字),剩余67%(123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