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和席勒教授聊金融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朱宁:中国是否面临一场潜在的泡沫危机?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席勒也尚未找到答案。

【编者按】FT中文网专栏作家朱宁在耶鲁大学期间的论文导师是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席勒教授今年访华期间,两人进行了两次对话,涉及行为金融学、金融历史、金融监管与创新等话题,FT中文网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金融研究必须关注金融市场和人类社会

朱宁:你最初是怎么对行为金融学产生兴趣的?

席勒:很可能是因为我的太太是一位心理学家吧(笑)(注:席勒教授的太太是耶鲁大学儿童心理中心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有人问我为什么看问题的视角不太一样,这里其实有更重要的原因。我一直很难被“所谓”的权威或者专家所说服,我觉得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想法吹得过于神乎其神。我总是对于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持有一份怀疑的态度。

另一方面,我一直对于各种不同领域的科学,像物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非常感兴趣。我坚信不同的学科会对同一个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这些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朱宁:你是说目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的视角太狭窄了?

席勒:不止是经济学和金融学,当代学界在很多领域里的研究方向都相当狭窄。学者们只关心有限的几个话题,而忽略很多其他一样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方向。而且和很多其他领域一样, 学术界里想法类似的人往往会聚在一起讨论那几个“主流”的研究方向。这当然会给这几个不多的方向在短期内带来非常快的发展, 但结果是研究越做越窄,每篇论文的边际贡献也越来越小。

恰恰因为经济学和金融学都关注人类生命和生活的不同方面, 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才特别需要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借鉴研究思路和研究手段。行为金融学就是这样一种新的视角和工具的产物。

朱宁:你对行为金融学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感受?

席勒:行为金融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过去三十多年的演化。开始的时候行为金融学真的是非常年轻,就像个研究作坊或者俱乐部,那些有类似想法和疑惑的学者经常会在一起讨论甚至辩论,后来就形成了你(注:以下都表示朱宁)也经常参加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行为金融学课题组。但随着行为金融学领域的扩大,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的很多研究方法和工具被融入到经济和金融学的研究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朱宁:你认为行为金融学目前处在一种什么发展阶段?

席勒:与此同时,随着行为金融学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影响力,行为金融学领域本身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狭隘的观念,研究开始越来越关注有限的几个专门话题。我希望行为金融学仍然能保持它过去几十年里“好的金融学”的精神,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无论一则研究是不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我认为金融学研究必须要关注真实的金融市场和人类社会,有实际意义的金融研究,才是好的金融研究。

朱宁:你我可能都会感觉行为金融学过去十年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那么行为金融学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机会和挑战呢?

席勒:我个人非常看好神经经济学在今后十年的发展。神经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神经科学的结合,在过去十年通过MRI(核磁共振技术)和脑电波刺激技术取得了很多关于人类行为决策的生理机制方面的成果。

在我离开纽黑文(耶鲁大学所在地)赶赴这次亚洲的会议之前,在耶鲁大学举办了一次神经经济学的研讨会。其中有一篇来自纽约大学的论文特别有趣。该论文发现,我们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我们大脑对于不同信号的反应有着直接的联系。

当实验参加者被要求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垂直”或者“水平”的时候,大脑中的很多神经元都兴奋起来。而当实验参加者被要求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45度角倾斜时,只有较少的神经元兴奋起来。这可能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喜欢投资在熟悉的证券上。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处理熟悉的情况时(“垂直”或者“水平”)更加活跃,因此投资者对那些表面看起来熟悉的证券买得更多。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好像是你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

(注:朱宁在耶鲁大学的博士论文试图理解投资者投资于他们所熟悉的股票是否可以获得更优异的成绩?对于那些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感兴趣的读者,答案是令人失望而又似乎有悖于直觉的“不能”!)。

朱宁:就像《思考:快与慢》里所说的“不需要思考的思考”(笑)。

席勒:是的,就像卡尼曼教授(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提出者)在《思考:快与慢》一书里指出的那样。有的时候,你不需要和某些人说话,就已经对他有所了解了。很多重要而且频繁进行的决策过程被直接引入(hardwired)大脑。这也说明为什么人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为什么这么重要。

您已阅读22%(1875字),剩余78%(678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