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悲观者的价值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朱宁:悲观不一定是消极,乐观也并不一定是积极。买入持有赚钱的不一定就是英雄,而卖空者通过下跌赚钱也未必是扰乱市场秩序的魔鬼。

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因为对行为金融学研究的贡献,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某些人看来,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趣之处,恰恰在于假设资本市场能够准确反映信息的“有效市场假说”和挑战这一假说的行为金融学,共同分享了这一奖项。

其实,随着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对金融研究的影响不断增强,行为金融学对于传统经济学和金融理论的思考和挑战,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生根发芽。除了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研究,行为金融学还非常关注另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那就是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多大程度上能够正确地反映所有投资者所掌握的信息,也就是金融市场的信息有效性。金融市场由于其全球性、透明性、开放性和低准入门槛,曾一度被经济学家认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代表,是最接近完美市场或者有效市场的一种市场形态。芝加哥大学的法码(Eugene Fama)也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和席勒教授一起分享了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早在20世纪80年代,1990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教授就曾提出,资本市场对于负面信息的有限反应(Under-reaction)以及对悲观投资者负面态度的忽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本市场汇聚信息、发现价格的作用。

资本市场起起伏伏,波澜壮阔,任何时间都存在着看涨的多头和看跌的空头。如果稍许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市场上对于多头和空头的态度也大相径庭。投资者低吸高抛,买入之后长期持有股票并通过股价的上涨而获利,被当作投资者从股市获利的不二法门;与此同时,众多投资者往往忽略了投资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不太受人关注的渠道,那就是在高价(通过融券业务)卖空,然后在今后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同一资产,并通过高抛低吸获利的投资方式。

您已阅读24%(734字),剩余76%(23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