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俄罗斯的意识形态之争

普京庆贺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讲话,被不满俄罗斯日渐式微的人们视为建设更强大国家的战斗口号;而自由派人士则看到,俄罗斯不健全的民主制度正遭受严重威胁。

对伊戈尔•多卢茨基(Igor Dolutsky)而言,不同意身边每一个人的观点实属家常便饭。作为历史学教师,他在莫斯科多所学校前后任教35年,期间他质疑官方说法、挑战政治禁忌的习惯让他不止一次地丢掉工作。

但当这位性情温和、年届六旬的教师在课上讨论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一事时,课堂几乎失控。“学生们骂我,说我胡说八道,”他表示,“还说我不爱俄罗斯,不爱俄罗斯人民,让我离开这个国家。”

在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政府的眼里,多卢茨基一直是个刺头。十年前,政府宣布禁止在课堂上使用他编写的历史教材,原因是它批判地描述了普京总统,并且加入了有关苏联的负面史实。现在,他在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校长是多卢茨基大学时的朋友,多卢茨基得以继续讲述苏联占领波罗的海诸国的历史,讨论俄罗斯是否在车臣实施种族灭绝,并将普京对政治体制的变革称为一场“政变”。

然而,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事件引发了迅速而剧烈的变化,使得这类异见“前哨站”有覆没之虞。3月18日,普京发表讲话庆贺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他严厉抨击了受西方招募、意图颠覆俄罗斯的“国家叛徒”“第五纵队”。他发誓予以强有力的回应。

普京的警告引起了俄罗斯人的强烈共鸣,他的措辞更是强化了这种效果,其中采用了民族主义独裁政体以及前俄共政权经常使用的词语。在不满俄罗斯日渐式微的人们眼里,普京这是发出了建设更自豪、更强大、更威权国家的战斗口号。对自由派的普京批评者来说,这则是一记令人担忧的信号:俄罗斯不健全民主制度的残余部分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一个为评论和博客文章奠定基调的专栏中,保守派记者乌里扬娜•斯科伊别达(Ulyana Skoibeda)两周前热情洋溢地写道,在克里米亚回归后,“我不再生活在一个被征服的国家”。她在一篇语调悲恸的长文中描述了俄罗斯百姓经常表达的种种感受,将过去23年形容为屈辱的23年。斯科伊别达表示,她的生活过去被西方准则所主导,上世纪90年代民主和经济试验导致的混乱和穷困令她倍为煎熬。

她写道,昂首挺胸对抗整个世界使苏联的精髓得以复活。“回来的不是克里米亚。是我们回来了。我们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苏联。”

俄罗斯自兼并克里米亚以来,频频出现象征苏联复活的举动。

今年3月,普京宣布重新实行“为劳动和国防做好准备”计划,它原是苏联时代的制度,要求学生、官员和工人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就在同一周,政府宣布将修葺斯大林(Stalin)时代的全俄展览中心(All-Russian Exhibition Centre),恢复其昔日的气魄。

您已阅读22%(1049字),剩余78%(369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